酹江月/念奴娇(其五)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

棹歌齐发,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小酌千年,知他是、阿那年时沈午。

日落长沙,风回极浦,黯不堪延伫。

吴头楚尾,非关四面为楚。

几度唤起醒累,淋漓痛饮,不学愁余句。

踏鲤从鼋胥涛上,怎不化成龙去。

越女吴船,燕歌赵舞,世事悠悠许。

明朝寂寂,双双飞下鸣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渔歌齐声响起,傍晚江面上的云雾,吹散了湘江的愁绪化作雨滴。
小酌千年的美酒,谁还记得那是哪一年沉醉在午后的时光。
夕阳西下在长沙城,风吹过遥远的水边,我黯然神伤,不愿久留。
这里位于吴地和楚地交接处,并非因为四周都是楚地。
多次试图从沉睡中唤醒,痛快饮酒,不愿像别人那样抒发愁苦。
在汹涌的江涛上,踩着鲤鱼跃过鼋鱼,怎能不渴望化身为龙腾空而去。
越地女子的船,燕地的歌声,赵国的舞蹈,世间人事如梦般流转。
明日清晨,寂静无声,成对的白鹭将要飞过天际。

注释

棹歌:渔歌。
暮:傍晚。
湘愁:湘江的愁绪。
沈午:午后沉醉。
黯:黯然神伤。
延伫:久留。
吴头楚尾:吴地和楚地交接处。
累:沉睡。
胥涛:汹涌的江涛。
鸣鹭:白鹭。

鉴赏

这首词是刘辰翁的《酹江月·念奴娇》,其中融入了对古人生活的回忆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棹歌齐发,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这几句通过对船夫唱歌声和晚霞下的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诗人心中的思绪随着风和云汇聚成一种深切的情感。

"小酌千年,知他是、阿那年时沈午。" 这里的“小酌”指的是品味古人的诗文,这几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而产生的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和共鸣,感慨于世事无常。

接下来的"日落长沙,风回极浦,黯不堪延伫。吴头楚尾,非关四面为楚。" 描述了一个黄昏时分的江景,诗人心情沉重,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

"几度唤起醒累,淋漓痛饮,不学愁余句。" 这里诗人通过对酒的豪放来表达自己的不甘平庸,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踏鲤从鼋胥涛上,怎不化成龙去。越女吴船,燕歌赵舞,世事悠悠许。" 这几句中,“踏鲤”等形象充满了神话色彩,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哲思。

最后的“明朝寂寂,双双飞下鸣鹭。” 描述了一幅清晨江景中的宁静画面,而鸥鸟的出现则增添了一份生动。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历史、自然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其七)漫兴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

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

冷落江湖,萧条门巷,犹著西楼客。

恨无铁笛,一声吹裂山石。

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圆缺不销青冢恨,漠漠风沙如雪。

西母长生,素娥好在,何皓当时发。

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六)怪梅一株,为北客载酒移寘盆中,伟然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

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

偃蹇风前,沉吟竹外,直待天骄雪。

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

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

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

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蝶恋花(其一)感兴

过雨新荷生水气。高影参差,无谓思量睡。

梦里不知轻别意。醒来竟是谁先起。

去路夕阳芳草际。不论阑干,处处情怀似。

记得分明羞掷蕊。自知不是天仙子。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二)寿李侯

八九十翁嬉入市。把菊簪萸,共说新篘美。

何以祝公千百岁。寿潭自酌花间水。

白鹭沉沉飞复起。杜老江头,不恨秋风里。

欲种蟠根天上李。三千年看青青子。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