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

杜门朝复夕,岂是解谋身。

梦不离泉石,林唯称隐沦。

渐谙浮世事,转忆故山春。

南国水风暖,又应生白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整天闭门不出,难道是为了自我保全?
梦境总围绕着山水,最适合我的是归隐生活。
渐渐明白尘世纷扰,越来越怀念故乡的春色。
南方的水风带着暖意,那里应该又生长出茂盛的白萍。

注释

杜门:闭门不出。
谋身:为自己打算。
梦:梦境。
泉石:山水。
隐沦:隐居避世。
浮世事:世俗之事。
故山春:故乡春天。
南国:南方。
白蘋:白萍,一种水生植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闲适自在地回忆往昔江南旧游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超然物外之情感。

"杜门朝复夕,岂是解谋身":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逃离世俗纷扰、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杜门"指的是闭门谢客,"朝复夕"则表明了这种状态是持续的。而"岂是解谋身"则强调了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解脱世俗的羁绊,达到心灵的自由。

"梦不离泉石,林唯称隐沦":这里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心思都与自然相连。"梦不离"意味着即便是在梦中,也难以割舍对自然美景的情感。而"林唯称隐沦"则描绘了一种深藏于林中的生活状态,隐沦二字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渐谙浮世事,转忆故山春":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世俗纷争的淡然,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渐谙"意味着逐渐醒悟,"浮世事"则是指那些短暂无常的人间繁琐。而"转忆故山春"则将思绪转移到了过去的山中春天,那里有诗人美好的记忆。

"南国水风暖,应生白蘋":这两句描写的是江南特有的自然景象。"南国"指的是江南地区,以温暖湿润著称。"水风"则是对流水与微风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和煦气息的描绘。而"又应生白蘋"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着洁白如玉的蓬草,增添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物外桃源、超然世俗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秋夕与友人同会

章句积微功,星霜二十空。

僻应如我少,吟喜得君同。

月上僧归后,诗成客梦中。

更闻栖鹤警,清露滴青松。

形式: 五言律诗

琴曲歌辞.幽兰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望韩公堆

韩公堆上望秦川,渺渺关山西接连。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别韦洵美诗

妾闭闲房君路岐,妾心君恨两依依。

神魂倘遇巫娥伴,犹逐朝云暮雨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