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歇老人退居东庵予过雪峰特访之为留再宿仍赋两诗(其一)

云卧孤峰顶,斋馀闭户眠。

时容龙象众,来说葛藤禅。

此日输真歇,平生最信缘。

从渠魔起谤,把火漫烧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躺在孤峰之巅,斋戒后独自关门安眠。
时常接纳众多修行者,讲解复杂的佛法禅理。
今日放下一切,人生中最相信因果缘分。
任由那些心存恶意的人诽谤,我只如火照天,无所畏惧。

注释

云卧:躺着。
孤峰:独立的山峰。
斋馀:斋戒之后。
闭户:关门。
眠:睡觉。
时容:时常接纳。
龙象:比喻高僧大德。
众:许多人。
来说:来讲解。
葛藤禅:复杂深奥的禅学。
此日:今日。
输真:放下真心。
歇:休息,放下。
平生:一生。
最信:最相信。
从渠:任凭他们。
魔:指心魔或恶意之人。
起谤:诽谤。
把火:像放火一样。
漫烧天:无所顾忌地攻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开篇“云卧孤峰顶,斋馀闭户眠”两句,写出了高士远离尘世,在云雾缭绕的孤峰之巅,关上禅房之门,沉浸于宁静的睡眠之中。这不仅是对外界喧嚣的一种超脱,也反映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接着“时容龙象众,说来葛藤禅”两句,则描绘了高士在山中偶尔接待宾客,谈论佛法,探讨生命与宇宙之谜。这里的“龙象众”指的是那些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他们像龙和象一样,给人以威严与智慧的感觉。而“葛藤禅”则是比喻复杂深奥的佛理,它如同葛藤一般盘根错节,不易完全领悟。

“此日输真歇,平生最信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高士修行成果的敬仰,以及对于因缘的相信。在佛教中,“因缘”指的是一切事物产生、存在和消亡的根本原因,这里则是说诗人对于高士今日能够达到某种精神境界的信服。

最后两句“从渠魔起谤,把火漫烧天”,则是对那些不理解、甚至诽谤修行者的人进行批评。这里的“从渠”指的是那些心怀恶意之人,他们像古代传说中的恶龙一样,常常在水中蛰伏,以伺机而动。而“把火漫烧天”则是比喻这些诽谤之声,如同烈火一般无处不在,试图摧毁一切善良与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高士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其修行成果的赞扬,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外界不解与诽谤的批评和超脱。在宋代文人的笔下,这样的主题常常体现出一种逃离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郭从范示及张安国诸公酬唱辄次严韵

登楼乘暇日,唤客共浇愁。

春去花犹发,阴浓雨未休。

和诗真冷澹,得句总风流。

能遣西邻老,殊无陋巷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偶成寄友人

万里天南客,三年日至归。

群阴虽久否,吾道岂终微。

顾我民称逸,如君遁正肥。

鲸鱼波浪稳,云翼有时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寄钱申伯二首(其二)

一点照今古,胸中殊了然。

不妨为漫吏,可但号臞仙。

丹荔盟犹在,凝香句未传。

秋风稍凉冷,速办下滩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钱申伯二首(其一)

子去客昭武,今侬怀旧游。

青山浑在眼,白发暗添头。

旅食今安好,归程傥滞留。

溪边因野步,试觅水明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