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中沥马上口号

马头簇簇拥征尘,自叹奔波历苦辛。

羡煞野翁閒逸甚,柴门拄杖看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感慨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马头簇簇拥征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骑马行进时的景象,马蹄扬起的尘土环绕着马头,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劳顿与艰辛。接着,“自叹奔波历苦辛”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长期奔波、经历无数辛苦的自我反思和感叹。

后两句转向了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羡慕:“羡煞野翁閒逸甚,柴门拄杖看行人。”诗人以“野翁”作为对比对象,强调了后者生活状态的悠闲自在。通过“閒逸甚”这一词语,突出了“野翁”生活的轻松与愉悦。而“柴门拄杖看行人”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仿佛“野翁”正悠闲地倚靠在柴门旁,观察着过往的行人,这种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让诗人产生了深深的羡慕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奔波劳碌生活的反思,也表达了对简单、自由、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痛悼

生死悠悠恨最长,魂难入梦慰衷肠。

丁兰刻木空追像,潘岳吟诗半悼亡。

读到「蓼莪」篇顿发,歌来「窈窕」句堪伤。

中宵枨触忧离起,又听征鸿唳夜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忆昔

忆昔髫龄上帝京,晓风残月趁行程。

南船周听关山曲,北马曾经鲁、卫城。

故友凋零伤往事,游衣检点痛馀生。

即今被体看针线,犹是当年密密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独宿扈尾山庄梦亡室感作

纸窗飒飒觉风生,一穗明灯暗复明。

独夜凄凉真鬼境,空山寂寞少人声。

招魂不作蘅芜梦,营葬徒伤宿草情。

起坐支颐孤枕上,泪痕如水尚盈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雨夜宿圆山庄

夜气冷侵肤,愁怜独客孤。

灯光寒顿缩,人影淡如无。

燐火前林出,鸮声隔涧呼。

复闻窗外雨,凄绝滴檐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