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佳哉木芙蓉,秋晚芳意足。

偶植华堂下,似续渊明菊。

眷此好颜色,可玩不可触。

始见开二三,旋已放五六。

濯濯晨风吹,鲜鲜宵露浴。

非关竞时节,庶用慰幽独。

我老百念空,扫迹坐林谷。

犹作烟霞想,久绝脂粉欲。

三径阻幽事,吟苦颠毛秃。

河洛未休兵,愧负杯中绿。

形式: 古风

翻译

木芙蓉真是美,秋天傍晚香气满溢。
偶尔在厅堂前种植,仿佛陶渊明菊花的延续。
我爱它的艳丽色彩,只能欣赏不能碰触。
初见它只开了两三朵,转眼间已盛开五六簇。
清晨的风洗净了花瓣,夜晚的露水滋润着它。
并非为了争艳,而是用来安慰孤独的心灵。
我年老心如止水,隐居山林之中。
依然向往烟霞生活,对世俗繁华不再有欲望。
园中小径被幽静占据,吟诗苦读使我头发稀疏。
战乱不息,我愧对杯中的清酒。

注释

佳哉:赞美之词。
木芙蓉:一种美丽的花卉。
秋晚:秋季的傍晚。
华堂:华丽的大厅。
渊明菊:陶渊明所爱的菊花。
濯濯:洁净的样子。
鲜鲜:鲜艳、清新。
幽独:孤独、寂寞。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小路。
河洛:黄河和洛水,代指中原地区。
愧负:感到惭愧辜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秋景图画,诗人通过对木芙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开篇“佳哉木芙蓉,秋晚芳意足”两句直接点出了主旨,赞美木芙蓉之美,并且在秋天这种万物凋敝的季节中依然保持着它的独特风姿。

诗人将这花比作古代高士渊明的菊花,以此来表达自己的隐逸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心境。接着,“眷此好颜色, 可玩不可触”两句则流露出一种对美好的珍惜与敬畏之情,既享受这份美丽,却又保持着距离,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中间部分“始见开二三,旋已放五六。濯濯晨风吹,鲜鲜宵露浴”描述了木芙蓉从初开到盛开的过程,以及它在清晨和夜晚接受自然恩泽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对生命力的感悟。

然而,紧接着“非关竞时节,庶用慰幽独”一句,却又转向了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安慰。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对于个人而言,真正的美好不在于追逐外界的变化,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最后,“我老百念空,扫迹坐林谷。犹作烟霞想,久绝脂粉欲”等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年华流逝、物是人非的一种感慨,以及对于往昔繁华生活的回忆与割舍。

整首诗通过木芙蓉这一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展示了一位宋代文人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所保持的内心宁静与坚守。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叔父作寿藏

昔闻刘伯伦,荷锸常自随。

又闻陶元亮,自作挽歌辞。

人生一大梦,未了黄粱炊。

有初必有终,此理夫何疑。

大阮吾宗杰,德事见所施。

后凋难老质,寿考当期颐。

开阡营兆域,预卜青乌期。

无乃大蚤计,究竟良不痴。

一旦与世辞,于焉乃真归。

庶几达者观,永谢高人嗤。

山川蕴嘉气,雨露竹柏滋。

于公更高门,驷马来不迟。

形式: 古风

招士特似表

山云向晚留,山雨凌晓濯。

花明红欲坠,松净翠可握。

未觉人意宽,独喜鸟声乐。

平生麋鹿性,避地谐丘壑。

复接翁季友,诗文剩酬酢。

萝门邃宜步,洼樽深可酌。

不闻杖屦过,无乃厌硗确。

愿承名理谈,煮茗破昏浊。

形式: 古风

环照阁口占呈德良

高情接巾屦,雅志在丘壑。

林疏见鸟下,池静闻鱼跃。

岁月已屡改,风烟只如昨。

我知造物心,遗子良不薄。

畏途有豺虎,骇浪有鲛鳄。

何如远忧患,共此吟啸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钓台

先生志丘壑,溪山助幽兴。

持竿聊尔尔,至乐在游泳。

故人已龙飞,旌车远来聘。

掉头藐不顾,长揖辞万乘。

人生各有愿,可不安吾分。

是在易之乾,曰遁世无闷。

至今堂前竹,苍翠有馀润。

我行出祠下,敬谒仰胜韵。

愧负营口腹,驰驱违本性。

言归不敢迟,卖剑买鱼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