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五月二十二日昼寝梦亡妻谢氏同在江上早行忽逢岸次大山遂往游陟予赋百馀言述所睹物状及寤尚记句有共登云母山不得同宫处仿像梦中意续以成篇

昼梦与予行,早发江上渚。

共登云母山,不得同宫处。

何嗟不同宫,似所厌途旅。

树杪俯乌巢,坼鷇方仰乳。

雄雌更守林,号噪见飞鼠。

鼠惊竖毛怒,袅枝如发弩。

逡巡吼风云,远望射岩雨。

东南横虹霓,万壑水喷吐。

下寻归路迷,欲暮各愁语。

忽觉皆已非,空庭日方午。

形式: 古风

翻译

白天的梦境中,你我一同游荡,清晨在江边的洲渚启程。
一起攀登云母山,却不能共享宫殿的居所。
何必惋惜不能同住,仿佛对旅途有些厌倦。
鸟巢高挂在树梢,雏鸟正仰头待哺。
雌雄鸟轮流守护,飞翔的老鼠引起它们的喧闹。
老鼠受惊,毛发直竖,像拉满的弓箭准备发射。
它发出吼声,风云为之震动,远处的岩石仿佛被雨箭击中。
看那东南方彩虹横跨天际,万壑之水喷涌而出。
寻找归路却迷失方向,傍晚时分,各自忧虑交谈。
忽然间醒悟,一切并非真实,庭院中太阳正当午时。

注释

昼梦:白日梦境。
予:你。
早发:清晨出发。
江上渚:江边的洲渚。
共登:一起攀登。
云母山:云母制成的山(比喻)。
同宫处:共享宫殿。
何嗟:何必叹息。
途旅:旅途。
树杪:树梢。
俯:向下看。
坼鷇:雏鸟破壳。
乳:哺乳。
雄雌更守:雌雄轮流守护。
飞鼠:飞鼠(可能指松鼠)。
竖毛怒:毛发竖起,愤怒。
袅枝:树枝摇摆。
发弩:拉开弓箭。
逡巡:犹豫不决。
吼风云:吼叫震动风云。
岩雨:如雨般落下。
喷吐:喷涌。
归路迷:迷失归路。
欲暮:傍晚。
愁语:忧虑交谈。
忽觉:忽然醒悟。
空庭:空旷的庭院。
方午:正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丙戌五月二十二日昼寝梦亡妻谢氏同在江上早行忽逢岸次大山遂往游陟予赋百馀言述所睹物状及寤尚记句有共登云母山不得同宫处仿像梦中意续以成篇》。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亡妻在梦境中的奇妙旅程,他们一起早行至江边,登上云母山,虽然不能一同居住,但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遗憾。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如鸟巢、雏鸟、飞鼠、风雨雷电以及彩虹霓虹,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动与壮丽。

在梦境中,他们迷失了回家的路,傍晚时分,各自怀着愁绪。醒来后,诗人意识到梦境并非现实,只剩空荡荡的庭院,阳光正午。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梦境抒发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寓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梅尧臣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亡妻深情的怀念。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遁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乐椽自淮南回示新诗

淮南历览还宣城,囊多嘉句何冰清。

入门先叫十年兄,袖中大卷持来评。

我虽暗愚眼不盲,要识合如刘长卿。

举头不言笑且惊,此兄议论颇称情。

我亦感君知我名,阮籍从呼作老兵。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代书寄鸭脚子于都下亲友

予指老无力,不能苦多书。

书苟过百字,便觉筋挛拘。

京都多豪英,往往在石渠。

作书不可周,寄声亦已疏。

后园植佳果,远赠当鲤鱼。

中虽无尺素,加餐意何如。

形式: 古风

代内答

结发事君子,衣袂未尝分。

今朝别君思,历乱如丝棼。

征仆尚顾侣,嘶马犹索群。

相送不出壸,倚楹羡飞云。

日暮秋风急,雀声檐上集。

并作千里愁,愁极翻成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