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五)李八百洞

洞府山川百里赊,洞门藤蔓锁烟霞。

神仙不与人间异,弟妹还应共一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洞府深藏在绵延百里的山水之间,洞口藤蔓缠绕,仿佛守护着如梦如幻的烟霞。
这里的神仙与人世间并无不同,他们的兄弟姐妹应该也像凡人一样共享家庭之乐。

注释

洞府:指隐秘的仙人居所。
山川:山脉和河流。
赊:深远或辽阔。
藤蔓:植物的蔓藤。
锁:环绕或遮蔽。
烟霞:云雾和彩霞,象征仙境。
神仙:神话中的超自然人物。
人间:现实世界。
异:不同。
弟妹:指亲兄弟姐妹。
共一家: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洞府景象。"洞府山川百里赊"写出了山川之深远,洞府之隐蔽,仿佛是人间仙境,遥远而难以触及。"洞门藤蔓锁烟霞"则通过藤蔓缠绕、烟霞缭绕的画面,增添了洞府的神秘色彩,暗示着这里与世隔绝,宛如神仙居所。

接下来的"神仙不与人间异"表达了诗人对洞中生活的想象,认为洞中的生活或许与世俗并无太大差别,只是因为环境清幽,才显得超凡脱俗。"弟妹还应共一家"则以家人亲情为纽带,暗示洞中居民虽然生活在奇异之地,但仍有世间人情味,增添了温暖的人文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洞府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化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温暖的珍视。苏辙的笔触细腻,富有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二)披仙亭

仙翁旧住蜀江边,千岁归来一鹤翩。

城郭已非人事改,凄凉遗迹但披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六)炼丹井

凿井烧丹八百年,尘缘消尽果初圆。

石床藓甃人安在,绿水团团一片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四)翠樾亭

一夜飞霜点绿苔,晓庭黄叶扫成堆。

檐间翠樾彫疏尽,却放墙东好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王晋卿都尉荼蘼二绝句(其一)

春到都城曾未知,楸花时见万年枝。

多情赖有王公子,解剪金槃寄所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