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楼上风流庾使君,笙歌曾醉此中闻。
目前已是陵阳路,回首丛山满眼云。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中的感慨与怀念之情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开篇“楼上风流庾使君,笙歌曾醉此中闻”两句,通过对过去在楼上与友人共同宴饮、听歌的美好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留恋之情。其中,“庾使君”指的是唐代文学家庾信,以风流才子著称,而“笙歌曾醉此中闻”则表明诗人在这个地方曾听过他的歌曲,甚至还因此而醉。
接下来的“目前已是陵阳路,回首丛山满眼云”两句,则转换了景象和情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目前所处的地点——“陵阳路”,以及心中的感受——“回首丛山满眼云”,表达了一种离别之痛与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在这里,"陵阳路"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诗人旅途中情感的转折点;而"丛山"则象征着遥远的友情和记忆,如同满眼的云朵,模糊了现实与过去的界限。
总体来看,这几句话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美好时光以及旅途中的孤独感受的深刻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和深邃意境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
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
千株松下双峰寺,一盏灯前万里身。
自为心猿不调伏,祖师元是世间人。
掘沟引水浇蔬圃,插竹为篱护药苗。
杨柳如丝风易乱,梅花似雪日难消。
送迎皆到三峰下,满面烟霜满马尘。
自是追攀认知己,青云不假送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