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作品,名为《鹧鸪天(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向往和超脱世俗束缚愿望的诗句。
“脱却儒冠著羽衣”两句,通过脱去儒家学者的冠冕,换上神仙的羽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的羁绊,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这里的“儒冠”代表着封建礼教的束缚,而“羽衣”则是仙境生活的象征。
“青山绿水浩然归”一句,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向往,以及渴望回归到一个纯净和谐的环境中。这里的“青山绿水”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仙境或隐逸之地。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是非观。这里的“成鼎内真龙虎”象征着仙界中真实而强大的生命力,而“管甚人间闲是非”则表示诗人对人间纷争和评价持有超然态度,不再介意。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累累”两句,更深化了诗人的仙境向往和对尘世的彻底告别。在这里,“生羽翼”意味着获得了飞翔的能力,而“上烟霏”则是升入云霄,进入仙界的描写。而“回头祗见冢累累”表达了一旦踏上超脱之路,再回首望尘世,只能看到一片坟墓连绵,生与死的轮回。
最后两句,“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则是诗人在尚未找到真正的仙伴之前,选择暂时伴随着孤独的云和那只独自飞翔的大鹤。这里“跨凤吹箫”指的是寻找能够与之共同飞升仙界的伙伴,“且伴孤云独鹤飞”则是表达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孤独自由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与仙境生活,展现了诗人深切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由生灵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