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几舍对菊无酒

陶公爱佳节,对菊愁空杯。

日晏东篱下,竟见白衣来。

今君亦嗜饮,复有伊人才。

惜无王江州,黄花徒自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陶渊明喜欢美好的节日,对着菊花却因空酒杯而感伤。
太阳偏西时分,他独自在东边的篱笆下,忽然看见有人穿着白衣前来。
如今你也喜好饮酒,身边又有了如菊花般的人才。
可惜没有像王江州那样的知己,否则这盛开的菊花也不会独自寂寞。

注释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如重阳节。
对菊:对着菊花,菊花常与饮酒、隐逸相关。
空杯:空酒杯,象征着无人共饮。
日晏:太阳偏西,表示时间已晚。
东篱:东边的篱笆,源自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
白衣:古人常以白衣指代客人或友人。
嗜饮:喜好饮酒。
伊人:指代某位女子,也可泛指重要人物。
才:才华,这里指人才。
王江州:王弘,曾任江州刺史,与陶渊明交好,常与其饮酒作乐。
黄花:菊花,因其在秋季开放,故称黄花。
徒自开:白白地开放,无人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的《邻几舍对菊无酒》,通过对陶渊明的典故和眼前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佳节饮酒的向往以及对知己的怀念。首句“陶公爱佳节”暗指陶渊明喜欢在重阳节赏菊,然而“对菊愁空杯”则透露出诗人自己没有酒可供畅饮的遗憾。接着,“日晏东篱下,竟见白衣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东篱下赏菊,期盼能有朋友来访的情景。后两句“今君亦嗜饮,复有伊人才”表达了诗人对于同样爱好饮酒的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有佳人相伴的羡慕。

最后,“惜无王江州,黄花徒自开”中,诗人惋惜地感叹,如果能有像王江州那样的知己在侧,菊花的盛开也更有意义。整首诗以菊花为媒介,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孤独赏菊时的寂寥与期待,以及对友情的渴望。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邻几晚见过小饮

朝居厌喧呶,暮坐苦幽独。

忽闻江翁来,喜视樽中醁。

所惭升斗微,不足满君腹。

强酌良胜无,逡巡怯行速。

萧萧风著树,惨惨雨昏烛。

谈精几丧言,道在空击目。

此兴自不浅,岂要酩酊足。

形式: 古风

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

老病归休得桶栖,吾庐萧洒乐天倪。

北窗偃卧都何有,东阁过从亦自揆。

碧桧轻烟无鸟哢,绿槐风细或蝉嘶。

世间万事全如梦,岂得南华物我齐。

形式: 古风

饮圣俞西轩

欢常以饮合,欢意则非外。

今吾二三子,共此西轩会。

主人吾儒秀,言与二雅配。

酒行倡大论,文字略琐碎。

上言评人物,要当本诸内。

下言讥为学,不以满自概。

唐之众诗人,区别各异派。

一经君子评,敛凿弃秕糒。

予曰吾圣俞,名足通后代。

答我文如韩,尚有六经在。

况吾何所立,闻誉若抱趸。

圣俞善诱掖,斯语不无戒。

意欲令吾曹,事业进以大。

我虽顽无能,闻此亦健快。

呼觞满自引,不畏坐客怪。

归来书短篇,聊以记所佩。

形式: 古风

和十一侍郎

地传槐大井泉深,昔侍先庭此镇临。

奉使共成三世泽,思亲还怆百年心。

怀金岂足骄颜氏,抱瓮徒劳拙汉阴。

抖擞尘中千万虑,海风高处坐披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