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笋

饥肠数日吼,往往茄苋争。

幽人盼寂寥,饷我慈竹萌。

斑斑未离绷,白下莫与京。

寒泉煮青茆,手调玉版羹。

招僧招不来,贳酒乃独烹。

茄苋避三舍,纸帐午梦宁。

形式: 古风

翻译

饥饿多日,肚子里发出响声,常常是番茄和苋菜在争夺
隐士期盼着宁静,送我嫩竹笋作为款待
竹笋还未完全离开保护膜,不要拿去南京相比
用寒冷的泉水煮青草,亲手调制出玉版般的清汤
想请僧人共享,却无人应答,只好自己买酒烹煮
番茄和苋菜退避三舍,午后的纸帐中我得以安宁入梦

注释

茄苋:蔬菜名,指番茄和苋菜。
幽人:隐士,指生活清静的人。
绷:这里指竹笋的保护层。
白下:古地名,今南京的别称。
青茆:青色的茅草,可能指竹叶或青菜。
贳酒:赊酒,买不起酒时向人借酒。
纸帐:用纸张制作的帐子,古代简朴的住宿设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受饥饿之苦的士人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饥肠数日吼,往往茄苋争"表明作者已经多日未食,连野生的茄苋都成了争夺的对象,这反映出作者所处环境的艰难和生存的困顿。

"幽人盼寂寥,饷我慈竹萌"中的“幽人”指深山中的隐士或是诗人自己,“盼寂寥”形容其孤独而又安静的生活状态,“饷我慈竹萌”则表明他期待着得到外界的资助和关怀,尤其是对“慈竹”的提及,增添了一份温馨与期盼。

接下来的"斑斑未离绷,白下莫与京"可能是在描写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斑斑"形容衣服破旧不堪,“未离绷”表明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离开这个地方;“白下”可能是指某地或某种状态,"莫与京"则意味着他与京城(即都城)无关联,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的心态。

"寒泉煮青茆,手调玉版羹"中的“寒泉”和“青茆”构建了一种清贫而自在的生活景象,“手调玉版羹”则是一幅诗人亲自动手烹饪食物的画面,这里的“玉版”可能是对烹饪器具的美化称呼,表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雅致生活。

"招僧招不来,贳酒乃独烹"显示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慰藉,他试图邀请僧侣共度时光,但僧侣未能到来,只得自己煮酒解闷。这里的“独烹”更突显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茄苋避三舍,纸帐午梦宁”中的“茄苋避三舍”可能是在说他躲避世俗纷争,在简单的居所中过日子;"纸帐午梦宁"则是诗人在简陋的住处(纸帐)中,享受着短暂的安宁午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士人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情境。其间穿插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孤独和艰难环境的接受,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自在的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淡远,是一篇深具个人情感色彩的山居生活写照。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云山阁呈贰车

万山列屏障,来往一溪云。

倚槛古今异,望阙南北分。

地清梅是主,天阔鹭成群。

唐相经行处,勋名更属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赋韦轩

人性之偏惧不知,西门为此佩柔皮。

报巫依旧伤于急,涵养工夫熟者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赋林氏集云庵

云入此山深,余常拄屦行。

客樵分茗处,碑碛半苔侵。

地僻终招隐,池清独照心。

顺宁皆是道,谨勿厌书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溪上翁

问年知近百,伛偻合龟形。

不理儿孙事,惟占水旱星。

惯医閒施草,贳酒自携瓶。

劝世行方便,何消念佛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