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严中丞晚眺黔江见寄

江水三回曲,愁人两地情。

磨围山下色,明月峡中声。

晚后连天碧,秋来彻底清。

临流有新恨,照见白须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江水曲折回环,引起两地离人深深忧愁。
磨围山下景色凄迷,明月峡中的声响更添哀伤。
傍晚时分,天空连成一片碧绿,秋意浓重,清澈无比。
面对流水,产生新的离愁,映照出我已生出白发的脸庞。

注释

江水:指江河的水流。
三回曲:形容河流曲折蜿蜒。
愁人:心中充满愁绪的人。
两地情:身处两地的相思之情。
磨围山:地名,具体的山名。
明月峡:地名,峡谷的名字,可能以月光皎洁著名。
晚后:傍晚时分。
连天碧:形容天空碧绿无边,常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色。
秋来:秋季来临。
彻:完全,透彻。
底清:清澈到底,形容水质清澈。
临流:面临流水,此处指对着江水。
新恨:新的离愁或遗憾。
照见:映照出。
白须生:长出了白发,表示岁月的流逝和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江水三回曲,愁人两地情"表达了诗人面对蜿蜒曲折的大江,心中涌动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磨围山下色,明月峡中声"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晚后连天碧,秋来彻底清"诗人借助季节变化,表达了对清新的自然之美的赞叹。"临流有新恨,照见白须生"则透露出诗人的个人情感,面对江水,他不仅有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还有着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酬李二十侍郎

笋老兰长花渐稀,衰翁相对惜芳菲。

残莺著雨慵休啭,落絮无风凝不飞。

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朝衣。

十年分手今同醉,醉未如泥莫道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酬周协律

五十钱唐守,应为送老官。

滥蒙辞客爱,犹作近臣看。

凿落愁须饮,琵琶闷遣弹。

白头虽强醉,不似少年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楼月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南秦雪

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

三时云冷多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

我思旧事犹惆怅,君作初行定苦辛。

任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