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蒲圻魏使君(其三)

摇落谁怜作赋才,高秋无处不悲哉。

大王自啸雄风起,神女长携暮雨来。

非有上林吞梦泽,至今江汉绕兰台。

武昌月满南楼夜,安得青樽共我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怀蒲圻魏使君(其三)》。诗中以“摇落”开篇,描绘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借以抒发诗人对才华横溢却无人怜惜的感慨。接下来,“高秋无处不悲哉”一句,直接点明了秋天的悲凉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

“大王自啸雄风起,神女长携暮雨来”两句,运用典故,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历史的宏大与神秘,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大王的啸声与雄风的兴起,象征着英雄的豪情与力量;而神女携雨而来,则暗示着命运的不可预知和变化无常。

“非有上林吞梦泽,至今江汉绕兰台”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不满。上林与梦泽的消失,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不再;而江汉绕兰台的景象,虽美却无法挽回逝去的美好。这不仅是对个人际遇的感慨,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沉反思。

最后,“武昌月满南楼夜,安得青樽共我开”两句,以武昌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享佳肴美酒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希望能与友人相聚,共同分享生活的点滴,以此来慰藉心灵的空虚。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历史与时代的深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著名诗人的文学造诣。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东陂同许殿卿陆南道函灌甫兄弟赋

散发东陂月满庭,王孙春草雁池青。

平台吹合风先起,竹苑樽开酒旋醒。

自愧长卿工作赋,谁怜子政老传经。

明朝莫报高阳会,不定江湖是客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勤中尉园亭

分竹穿苔暑自平,披襟小阁坐来清。

使君河上浮槎兴,公子夷门结辔情。

自有明珠堪照乘,岂无佳色解倾城。

时人若问游梁客,司马相如字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闻肖甫已代元美大名有寄

褰帷蜀道望吴天,二子瓜期迥自怜。

五马过逢曾此地,双凫飞去复何年。

谁言官合谈兵起,尔已名从作赋传。

父老未须窥露冕,何人不识使君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刘将军

忆醉卿家春草芳,征轺信宿向渔阳。

行间旧识千夫长,毂下新推六郡良。

白马从军明月塞,黄金结客少年场。

何时更出追风骑,策尔持缨请建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