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游湆澹留题澄寂轩

湆澹险怪士,气马如狂涛。

趋蹶日万变,风石常相遭。

浮沈有命在,险易如人何。

此累稍稍远,十里无横波。

剑潭澄寂客,注酌无丧得。

狂心到此阑,观水还无观。

蟾光中夜静,银色满襟寒。

谩对浮屠笑,若心应了了。

莫看滩上涌,但取潭中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历于湆澹之地的士人,面对险怪的自然环境,他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象交织在一起。诗中以“气马如狂涛”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湆澹之地的壮丽与险峻,随后通过“浮沉有命在,险易如人何”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此累稍稍远,十里无横波”则暗示了经过一番艰难跋涉后,前方的路途变得相对平缓。接着,“剑潭澄寂客,注酌无丧得”描绘了诗人到达一处宁静的剑潭,内心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满足,仿佛所有的忧虑都随着酒液一同倾倒。

“狂心到此阑,观水还无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即使面对再大的波澜,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最后,“蟾光中夜静,银色满襟寒”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静谧景象,诗人的心境如同这月光般纯净而寒冷,充满了哲思与深意。

“谩对浮屠笑,若心应了了”则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的思考与感悟,或许在心灵深处,他找到了某种超越世俗的真理。“莫看滩上涌,但取潭中照”则是对人生的一种劝告,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波折时,不应过于关注表面的喧嚣,而应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心平静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昭君行

良家有子惠而秀,昔在汉宫谁更有。

入宫见妒名不传,咫尺君王望恩久。

柰何赋分薄如人,却属画工为好丑。

千金买笑那敢当,无赂应嗟落人后。

俄闻召见喜且惊,自以閒雅文轻盈。

将谓君王必回顾,行且遂承恩与荣。

权兼天下失所制,女子未免匈奴行。

此身既系国休戚,君王虽悔难复更。

雪怨云愁竟何语,自小谁知北征苦。

既知中华栖上清,乃托胡人为死生。

平居怅望一成梦,用傃遐荒寻去程。

胸前但殒默默泪,门外已抗悠悠旌。

辕马悲鸣日云远,行经几处单于城。

平沙莽莽春不青,顽阴漫漫天不明。

随无鸳鸯欢悦情,送有琵琶哀怨声。

大抵言意非吾类,眷眷向前愁益并。

宁落家乡作孀妇,焉用阏氏尊予名。

人惟适性乃有乐,未必膏粱胜藜藿。

当时将相若为策,岂意安边用颜色。

君虽不幸功可称,莫道佳人只倾国。

思归曲在人已非,青冢空悲塞南客。

形式: 古风

燕子楼

盼盼初归楼上时,想如燕子长双飞。

有才将色世间少,况复节义犹堪依。

将军一去十馀载,玉箫瑶瑟无心解。

岂不能死空相随,以色累公非所知。

白老曾为赋诗客,风袅花枝醉无力。

后会勋郎汉阳驿,因语歔欷已成昔。

走笔还赓美人句,犹感白杨堪作柱。

我来登赏非唐人,尚引多情聊怆神。

人生真尽皆为尘,百年一饷难留春。

高楼人散谁复亲,只有燕子年年新。

形式: 古风

春日寄友人

青春可爱如才华,使人诗思如杨花。

飘然去来不可系,又似春云霭然起。

惟人适性而乐生,子云闭户非其情。

亦曾郊上为游人,两袖香风双眼明。

叶下莺莺儿女语,声声似唤游人住。

忽睹狂蝶过他枝,一带深黄又飞去。

倒樽取醉花枝侧,我是主人春是客。

胸襟不贮世俗事,酒力相攻易相失。

青铜三百惭子悭,乃至解佩穷清欢。

万事亨途谁满意,百年生计自开颜。

樽前兀兀坐者谁,颓然醉倒春风间。

歌者自歌舞者舞,尘机不动天真閒。

呼童伸笺走吟笔,醉字攲斜不能立。

楚狂韩子倾馀才,感春章句如花开。

兕觥入手滔滔泻,此后摇毫如骏马。

数子苦醉俱分飞,夕阳含山空翠微。

乃自曲肱卧芳草,蝴蝶与周何所疑。

红杏风来吹我起,黄粱成饭还多时。

醉亦如醒梦如觉,勿于四者分毫釐。

聊与物化天地中,愿君与我閒相从。

郊上之游速为报,春风欲放桃花老。

形式: 古风

中秋月

秋容瘦,秋声寂。

浮云散尽霜宇寒,未见疏星点空碧。

升自东方人望浓,十二回圆喜今夕。

窥澄江,开暗室。

闪闪金银动宫阙,森森冷雪排剑戟。

秋气清,秋色白。

六阴中处金权高,清白合并成此魄。

玉兔捣药将何为,应造神丹送仙伯。

乘兴高人无定筵,琼步徘徊未须急。

金波汗漫清人神,桂华飘渺明人衣。

邀月已作明年期,月是人非宁复悲。

倒尽芳樽卧清影,休问醉翁归未归。

是非今古乃常理,此情莫落霜娥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