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

盼盼初归楼上时,想如燕子长双飞。

有才将色世间少,况复节义犹堪依。

将军一去十馀载,玉箫瑶瑟无心解。

岂不能死空相随,以色累公非所知。

白老曾为赋诗客,风袅花枝醉无力。

后会勋郎汉阳驿,因语歔欷已成昔。

走笔还赓美人句,犹感白杨堪作柱。

我来登赏非唐人,尚引多情聊怆神。

人生真尽皆为尘,百年一饷难留春。

高楼人散谁复亲,只有燕子年年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燕子楼》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对燕子楼的描绘与联想,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开篇“盼盼初归楼上时”,以“盼盼”这一形象,引入对燕子楼的回忆,仿佛是主人公在等待着什么,营造出一种期待与思念的氛围。“想如燕子长双飞”,运用比喻,将盼盼与燕子相比较,表达了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

接着,“有才将色世间少,况复节义犹堪依”,赞美了盼盼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具备高尚的节操和义气,值得依靠。这种对完美女性形象的刻画,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伴侣的追求。

“将军一去十馀载,玉箫瑶瑟无心解”,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盼盼在等待中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将军的离去,象征着希望与梦想的破灭,而玉箫瑶瑟的无心解,暗示了情感的失落与无法挽回。

“岂不能死空相随,以色累公非所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与痛苦,即使愿意牺牲生命,也无法改变现状,因为盼盼深知,自己的存在只是累赘而非支持。

“白老曾为赋诗客,风袅花枝醉无力”,通过回忆白老的赋诗,进一步深化了对盼盼形象的塑造,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后会勋郎汉阳驿,因语歔欷已成昔”,预示了未来的相聚只能成为过去,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过去的怀念。

“走笔还赓美人句,犹感白杨堪作柱”,诗人以自己的创作回应,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我来登赏非唐人,尚引多情聊怆神”,诗人自述来访,虽非古人,却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与哀愁,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共鸣。

“人生真尽皆为尘,百年一饷难留春”,诗人通过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高楼人散谁复亲,只有燕子年年新”,最后以高楼与燕子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与对新生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时间、生命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春日寄友人

青春可爱如才华,使人诗思如杨花。

飘然去来不可系,又似春云霭然起。

惟人适性而乐生,子云闭户非其情。

亦曾郊上为游人,两袖香风双眼明。

叶下莺莺儿女语,声声似唤游人住。

忽睹狂蝶过他枝,一带深黄又飞去。

倒樽取醉花枝侧,我是主人春是客。

胸襟不贮世俗事,酒力相攻易相失。

青铜三百惭子悭,乃至解佩穷清欢。

万事亨途谁满意,百年生计自开颜。

樽前兀兀坐者谁,颓然醉倒春风间。

歌者自歌舞者舞,尘机不动天真閒。

呼童伸笺走吟笔,醉字攲斜不能立。

楚狂韩子倾馀才,感春章句如花开。

兕觥入手滔滔泻,此后摇毫如骏马。

数子苦醉俱分飞,夕阳含山空翠微。

乃自曲肱卧芳草,蝴蝶与周何所疑。

红杏风来吹我起,黄粱成饭还多时。

醉亦如醒梦如觉,勿于四者分毫釐。

聊与物化天地中,愿君与我閒相从。

郊上之游速为报,春风欲放桃花老。

形式: 古风

中秋月

秋容瘦,秋声寂。

浮云散尽霜宇寒,未见疏星点空碧。

升自东方人望浓,十二回圆喜今夕。

窥澄江,开暗室。

闪闪金银动宫阙,森森冷雪排剑戟。

秋气清,秋色白。

六阴中处金权高,清白合并成此魄。

玉兔捣药将何为,应造神丹送仙伯。

乘兴高人无定筵,琼步徘徊未须急。

金波汗漫清人神,桂华飘渺明人衣。

邀月已作明年期,月是人非宁复悲。

倒尽芳樽卧清影,休问醉翁归未归。

是非今古乃常理,此情莫落霜娥耳。

形式: 古风

送王慎中

为贫为仕我与君,失意以归南北云。

岂把去留论适莫,岂因得丧悲离合。

人是人非春觉梦,物来物去花开落。

攀缘一断六尘空,缘至乃施无斧凿。

不求脱,不与缚,君期万法无忧乐。

不可减,不可增,君期一性无亏成。

世人■埴谁知己,不怨不知知不喜。

尘萦尝与众凡悲,流转域中而已矣。

君之入道人不知,不得已事君不为。

天然淡薄日一饭,心机不用如婴儿。

闻其风者少当愧,此道亦更清于夷。

君归休,白心碧眼非庸流。

内观无物四肢堕,性天虚阔阴云收。

君归去,晓猿夜鹤无寻处。

炉中灵药果谁传,林下老人终共语。

何时我向江边来,相从方外幽怀开。

长愿为云逐东野,莫教风思生尘埃。

形式: 古风

再游普光寺

春来时,春红照我衔清杯。

老僧朴野自合道,只从一笑忘形骸。

秋时到,诗翁清瘦秋容老。

吟成兴尽可以归,一雨岩前恰初过。

劳生自适能几人,白云流水谁相亲。

黄金满屋莫使悟,悟便输他方外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