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献祠二首(其二)崔清献

腥尘常日半人寰,已见清泉白石闲。

疏上不缘轻富贵,赋成非是恋江山。

九重屡遣温言速,八十惟辞旅力悭。

今古人心岂相远,此风端自二疏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崔清献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淡泊名利的品质。首句“腥尘常日半人寰”以腥尘比喻世俗的污浊与纷扰,暗示了崔清献所处环境的复杂与艰难。接着,“已见清泉白石闲”则通过清泉与白石的意象,象征着崔清献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疏上不缘轻富贵,赋成非是恋江山”两句,直接揭示了崔清献不为富贵所动,不恋江山之美的高尚情操。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内心对道德与理想的坚守,而非外在物质的诱惑。

“九重屡遣温言速,八十惟辞旅力悭”描述了朝廷多次派遣使者,试图挽留崔清献,但都被他婉拒。八十高龄的他,选择辞官归隐,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意志的坚持。

最后一句“今古人心岂相远,此风端自二疏还”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风范的敬仰,并认为古今之人的心性其实并无本质差异,崔清献的行为正体现了古代贤士的遗风。整首诗通过对崔清献事迹的赞美,弘扬了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传统美德。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廉吏祠

人生幻化水沤同,来也应空去也空。

八百胡椒枉遗臭,一双琴鹤愧清风。

香沈南浦无长物,犬鬻东门有固穷。

试问岭南名宦几,清天白日得如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运甓斋

朝运一百甓,暮运一百甓。

所运不在甓,思以强吾力。

所强不在力,思以扶中国。

丈夫始诞时,弧矢四方射。

经营志四海,遽肯守寻尺。

朅来胡乱华,典午国步失。

温峤奋断裾,祖逖悲击楫。

所志在匡时,宁干富贵适。

杏坛面周公,天门振八翼。

大小道则殊,志定梦不易。

所以千载下,英风动竹帛。

借问怀居徒,栖栖竟何益。

形式: 古风

祠庙南海庙

江湖信有沧溟大,天地长留此庙新。

一代碑文韩愈古,千年封号本朝真。

波罗影外迎初祖,铜鼓声中格远人。

十雨五风神是主,愿昭灵贶答皇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周元公祠

斯文丧千年,芜没一真路。

至人起舂陵,默契自天与。

开我以图书,渊源有宗祖。

下启朱程门,上步周孔武。

卓哉性命微,秦汉所未悟。

我来拜祠下,光霁透双户。

碧草映红蕖,依然天水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