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甓斋

朝运一百甓,暮运一百甓。

所运不在甓,思以强吾力。

所强不在力,思以扶中国。

丈夫始诞时,弧矢四方射。

经营志四海,遽肯守寻尺。

朅来胡乱华,典午国步失。

温峤奋断裾,祖逖悲击楫。

所志在匡时,宁干富贵适。

杏坛面周公,天门振八翼。

大小道则殊,志定梦不易。

所以千载下,英风动竹帛。

借问怀居徒,栖栖竟何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运甓斋》由明代诗人张诩创作,通过描述主人公每日搬运砖石的行为,隐喻了其内心深处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运甓”这一日常劳作行为,上升为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理想抱负的坚持。

首句“朝运一百甓,暮运一百甓”,描绘了主人公日复一日的劳作场景,展现了他不辞辛劳、持之以恒的精神面貌。接下来,“所运不在甓,思以强吾力”一句转折,揭示了劳作背后的真正意图——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个人力量,以此作为实现更大目标的基础。

“所强不在力,思以扶中国”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力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扶持国家,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接着,诗人引用古代历史人物如温峤、祖逖等的事迹,以及孔子周游列国、周公辅佐成王等典故,表明了自己虽身处乱世,但志向在于匡正时局,拯救国家,不为个人荣华富贵所动。

“杏坛面周公,天门振八翼”两句,运用了孔子讲学于杏坛和周公辅佐成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虽不能直接效仿,但在内心深处追求着同样的理想和道德境界。

最后,“所以千载下,英风动竹帛”总结了诗人的志向和追求,表明他的精神和事迹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印记,激励后人。而“借问怀居徒,栖栖竟何益”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那些只顾个人安逸、不关心国家命运者的批判,强调了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运甓斋》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充满深意的政治抒情诗,通过对劳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明代士人阶层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祠庙南海庙

江湖信有沧溟大,天地长留此庙新。

一代碑文韩愈古,千年封号本朝真。

波罗影外迎初祖,铜鼓声中格远人。

十雨五风神是主,愿昭灵贶答皇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周元公祠

斯文丧千年,芜没一真路。

至人起舂陵,默契自天与。

开我以图书,渊源有宗祖。

下启朱程门,上步周孔武。

卓哉性命微,秦汉所未悟。

我来拜祠下,光霁透双户。

碧草映红蕖,依然天水趣。

形式: 古风

祖庙

吾闻北方号玄武,乃是斗虚七宿神。

胡为人形而被发,还以避讳晚易真。

足蹑龟蛇手握剑,身被绛衣垂大绅。

至今佛山有庙食,为民禦患曾呈身。

吁嗟吾民好为幻,讲礼之官失讨论。

鬼神情状先已昧,威灵显贶从何申。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杨公祠(其一)

干戈四起际,保障此孤城。

日出氛埃净,春回草木荣。

群凶如瓦解,大难逐潮平。

未及收功日,辕门遽陨星。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