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晁十七昼眠

冉冉残春去,悠悠归梦赊。

窗围幽幌静,风引昼帘斜。

清荫延高柳,馀红惜晚花。

山居谙静僻,诗句是生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春天渐渐逝去,归乡的梦境漫长。
窗户周围,幽暗的帷幔静寂,微风轻轻吹动白日的帘幕。
清冷的树荫延伸到高大的柳树,夕阳下残留的红花显得格外珍惜。
在山中居住久了,习惯了宁静与偏僻,写诗成为了我的生活。

注释

冉冉:逐渐。
残春:即将消逝的春天。
悠悠:漫长。
归梦:回家的梦。
窗围:窗户周围。
幽幌:幽暗的帷幔。
风引:风吹动。
昼帘:白天的帘子。
清荫:清凉的树荫。
高柳:高大的柳树。
馀红:残留的红色(指花朵)。
晚花:傍晚的花朵。
山居:山中居住。
谙:熟悉。
静僻:宁静而偏僻。
诗句:写诗。
生涯: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午睡的宁静景象,充满了对逝去时光和自然美景的感慨。"冉冉残春去"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常和对即将过去之春天的留恋。而"悠悠归梦赊"则透露出诗人在午睡中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怀念。

窗前景象被细腻地描绘出来,"幽幌静"形容了窗边的宁静氛围,而"风引昼帘斜"则是风轻轻吹动着垂下的日间用以遮光的帘幕,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闲适与孤寂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更是将自然景色融入诗中,"清荫延高柳"描绘了树木在春天的生长,而"馀红惜晚花"则表达了对即将凋谢之花朵的珍惜与不舍。这些细节都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迁流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山居谙静僻,诗句是生涯",则反映出诗人在山中的隐逸生活,以及通过写作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和情感历程。这里"生涯"一词,不仅指的是生命的流转,更暗示了诗人的精神寄托和情感的深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春天景象的一种抒情,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自然美好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受。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和晁应之山中

康乐虽为吏,不忘山水情。

我无连璧美,君许托车行。

幽鸟花前语,春泉竹外鸣。

勒移无草草,吾友笑功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得故人书

来书才一纸,离别意何长。

应为相思苦,还能细作行。

水浮新恨阔,花想旧容芳。

欲问人何处,青楼在帝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葺西斋

川舟真有待,勿叹滞塘坳。

自古荆榛地,岂容鸾凤巢。

君才宜柱石,我志老衡茅。

从此延风月,新诗与细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木落风高砧杵伤,孤城更漏入秋长。

寒生疏牖人无梦,月过中庭树有霜。

报落梧桐犹陨叶,知时蟋蟀解亲床。

年年多病浑无寐,静对楞严一炷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