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求之有道果何如,莫信邹书恐自愚。

生怕不祥如跃冶,底曾大叫肯成卢。

言禅尚要空诸有,定分谁能得所无。

却喜天公最公处,人人可索是玄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偶题》由宋代诗人林希逸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追求真理与智慧的过程。诗中以“求之有道果何如”开篇,提出对真理探索的疑问,引人深思。接着,“莫信邹书恐自愚”一句,告诫人们不要盲目相信书本知识,以免陷入自我愚昧的境地。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不祥”和“大叫”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理智的重要性。

“言禅尚要空诸有”,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空”的概念,即去除一切外在的束缚与执着,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定分谁能得所无”则暗示了定力与无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追求中找到平衡。

最后,“却喜天公最公处,人人可索是玄珠”两句,以乐观的态度收尾,指出宇宙间存在着公正与真理,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探寻和领悟。整首诗以深沉的哲理、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和真理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应天寺

万安桥北破僧坊,追数梁题岁月长。

师祖碑残微有字,世尊炉在久无香。

虾蟆撞破青苔去,龙象凄凉宿草荒。

四壁不留风雨入,仅馀一衲住空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偶怀丙午丁未同朝诸公怅然有感壬戌再预经幄先帝犹记小臣为安晚门人

前朝旧事怕追寻,攲枕更长忽上心。

七贵五侯俱梦断,一翁六士谩愁吟。

雪歌黄竹游何邈,云叫苍梧恨更深。

再割铅刀尤可叹,白头赢得泪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其一)

心有灵渊性有天,得渠乐处自难言。

谁传仙去曾骑鲤,况说南征看跕鸢。

形式: 七言绝句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其二)

圣师知远又知微,率性而修教迪彝。

物性高高还下下,与渠相赏莫相违。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