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海面上升起明亮的月亮,遥远的天边此刻与我共享这一景象。
心上人怨恨这漫漫长夜,整晚都在心中涌起对你的深深思念。
熄灭蜡烛,唯恐灯光掩盖了满屋月光,披上外衣,察觉到夜露已悄然滋生。
无法捧满一手月光赠予你,只能归寝,期盼在梦中与你共度良辰。

注释

海上:海面。
生:升起。
明月:明亮的月亮。
天涯:遥远的天边。
共:共享。
此时:此刻。
情人:心上人。
怨:怨恨。
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整晚。
起:涌起。
相思:对你的深深思念。
灭烛:熄灭蜡烛。
怜:唯恐。
光满:满屋月光。
披衣:披上外衣。
觉:察觉。
露滋:夜露已悄然滋生。
不堪:无法。
盈手:捧满一手。
赠:赠予。
还寝:归寝。
梦:在梦中。
佳期:良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在明月下思念远方亲人的场景,通过月亮这种超越时空的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和不舍。诗中“海上生明月”一句,以宏大之景象开篇,立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受到那份浩瀚而又共同的情感。

接下来的“天涯共此时”,强调了时间上的共鸣,即便相隔遥远,但在同一时间内,都能见证这轮明月。这种共享的美好,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对亲人之思念,“情人怨遥夜”表达了一种深夜里无法安寝,只能通过思念来慰藉心灵的情感状态。

“灭烛怜光满”,则是诗人在月光下,无需蜡烛的照明,月光已足以照亮整个夜晚,连带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接着,“披衣觉露滋”一句,则描绘出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不禁披衣而立,感受着露水沾湿衣衫,却也无法阻挡内心的激动与思念。

最后,“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思念之情,如同月光一般,无限延展,哪怕在梦中,也希望能够与亲人重逢那美好的时光。整首诗通过对明月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越空间和时间的深沉情感,是一首表达乡愁与思念之美妙的诗篇。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答陈拾遗赠竹簪

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

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

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

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感遇十二首(其一)

幽林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感遇十二首(其二)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