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承天寺访孙山人(其一)

六街斜日马蹄忙,自觅幽人叩竹房。

残雪未消尘迹少,一函内景对焚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时分,诗人文徵明在承天寺拜访隐士孙山人的场景。首句“六街斜日马蹄忙”,以繁忙的街道和即将西下的夕阳,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世事匆忙的氛围。接着,“自觅幽人叩竹房”一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和所寻之人的隐逸生活状态,通过“幽人”和“竹房”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

“残雪未消尘迹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静与纯净,残存的积雪象征着冬日的宁静,而“尘迹少”则暗示了此处人迹罕至,更加突出了隐居生活的清雅与脱俗。最后,“一函内景对焚香”描绘了诗人与孙山人交流的场景,通过“内景”和“焚香”这两个细节,不仅展现了对话的深邃与庄重,也体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日承天寺访友的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宁静,更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元日承天寺访孙山人(其二)

当年结习住僧家,对客分泉自品茶。

欲识道人高洁处,纸窗残雪照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人日孔周有斐堂小集

华堂漠漠悄寒轻,聊应芳辰设菜羹。

竹外风烟开秀色,樽前荣日丽新晴。

占微谁问东方朔,思发空怀薛道衡。

短鬓寂寥花胜在,相看无复少年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逵期人日会城中既而不至作诗见怀奉荅

人日故人偏入望,洞庭烟水隔苍苍。

不教缕菜传纤手,空复题诗寄草堂。

老鬓金花谁斗胜,古梅残雪自吹香。

寻常佳节多惆怅,何况差池负酒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毛大参辞召有感之作(其一)

十载中朝仕有声,青云末路更收名。

久知元亮多高韵,聊托嵇康事养生。

尊酒风流青鬓在,草堂归计绿阴成。

君恩不与尘心断,回首江湖万里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