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逵期人日会城中既而不至作诗见怀奉荅

人日故人偏入望,洞庭烟水隔苍苍。

不教缕菜传纤手,空复题诗寄草堂。

老鬓金花谁斗胜,古梅残雪自吹香。

寻常佳节多惆怅,何况差池负酒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九逵期人日会城中既而不至作诗见怀奉答》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在人日相聚,却未能如愿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句“人日故人偏入望”,点明了时间是人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次句“洞庭烟水隔苍苍”,以洞庭湖的烟波浩渺象征两人相隔之远,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距离感和情感上的疏离感。

接着,“不教缕菜传纤手”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暗示了诗人无法亲手为友人准备缕菜(一种传统食品),表达了不能与友人共度佳节的遗憾。而“空复题诗寄草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遗憾,诗人只能通过书信寄托情感,却无法面对面交流,增添了诗中的孤独与无奈。

“老鬓金花谁斗胜,古梅残雪自吹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人生的衰老与时光的流逝。老鬓上的金花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而古梅在残雪中独自散发香气,则寓意着即使环境艰难,依然能保持高洁的品格。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寻常佳节多惆怅,何况差池负酒觞”表达了诗人对于佳节不能与友人共享的深深惋惜。在寻常的节日里,诗人就已感到愁绪满腹,更何况这次连酒宴都无法举行,更添了几分失落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质朴而深情,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毛大参辞召有感之作(其一)

十载中朝仕有声,青云末路更收名。

久知元亮多高韵,聊托嵇康事养生。

尊酒风流青鬓在,草堂归计绿阴成。

君恩不与尘心断,回首江湖万里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毛大参辞召有感之作(其二)

桑梓栖迟已有年,可能骑马负春田。

九天雨露双龙诏,满地江湖一钓船。

晓起青山供短笏,雨馀修竹长新鞭。

投间不落幽居事,一任浮云过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寒食自横金归汎石湖

泽国春深雾雨收,越城桥畔水争流。

断烟西去浮苍屿,斜日中川起白鸥。

村店寂寥寒食节,行人迢递木兰舟。

芳情满目东风急,欲采汀花不自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月既望同吴次明蔡九逵陈道复汤子重王履约履仁汎舟石湖遂登治平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为韵分得朗字

良期每多违,佳节怅虚往。

薄言城西游,馀春迟幽赏。

日色漾涟漪,天光发融朗。

清吹飘文裾,瑶湍激兰桨。

寄怀涉清川,平目眺遐壤。

晴霏动遥岑,清烟散修莽。

亚竹孤卉明,隔水春禽响。

及此单裌成,聊寄临流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