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寄秋塘陈敬甫》。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陈敬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华风岂不声,默与静者吹”以华美的风声与静者的内心相呼应,暗示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凉月自入袖,默许静者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如水般温柔地洒在静者的衣袖上,仿佛在默默传达着诗人的情感。
“风乎岂必尔,月亦听所之”表达了风与月似乎有着某种默契,它们各自遵循自己的轨迹,不受世俗干扰。“静者亦若是,弗与俗子期”则强调了静者的独立与超脱,他不与世俗之人计较,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接下来,“俗方日日浮,静岂忍诡随”对比了世俗的浮躁与静者的坚守,表明了诗人对静生活态度的赞赏。随后,“山林隘乾坤,小大各有宜”通过山林的广阔与万物的和谐,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平衡。
“思君令人老,一见动岁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即使时光流逝,但每次相见都能让心灵得到慰藉。“下塘通上塘,一苇何远而”则以舟行水上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向往与接近。
最后,“畴曩北山日,皂盖松间飞”回忆了过去与友人在北山相聚的美好时光。“澄潜二三子,喜迓见睫眉”描绘了友人们相聚时的喜悦与亲密。“著翁泉上亭,泉石讶久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怀念,以及对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期待。“透闸观涛澜,雪溅冰玉澌”描绘了友人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激翁技痒处,汹涌翻文辞”则以友人的才华横溢,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静生活态度的推崇,以及对友人深厚情感的表达,充满了诗意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