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秋塘陈敬甫

华风岂不声,默与静者吹。

凉月自入袖,默许静者知。

风乎岂必尔,月亦听所之。

静者亦若是,弗与俗子期。

俗方日日浮,静岂忍诡随。

山林隘乾坤,小大各有宜。

思君令人老,一见动岁时。

下塘通上塘,一苇何远而。

畴曩北山日,皂盖松间飞。

澄潜二三子,喜迓见睫眉。

著翁泉上亭,泉石讶久违。

透闸观涛澜,雪溅冰玉澌。

激翁技痒处,汹涌翻文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寄秋塘陈敬甫》。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陈敬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华风岂不声,默与静者吹”以华美的风声与静者的内心相呼应,暗示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凉月自入袖,默许静者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如水般温柔地洒在静者的衣袖上,仿佛在默默传达着诗人的情感。

“风乎岂必尔,月亦听所之”表达了风与月似乎有着某种默契,它们各自遵循自己的轨迹,不受世俗干扰。“静者亦若是,弗与俗子期”则强调了静者的独立与超脱,他不与世俗之人计较,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接下来,“俗方日日浮,静岂忍诡随”对比了世俗的浮躁与静者的坚守,表明了诗人对静生活态度的赞赏。随后,“山林隘乾坤,小大各有宜”通过山林的广阔与万物的和谐,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平衡。

“思君令人老,一见动岁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即使时光流逝,但每次相见都能让心灵得到慰藉。“下塘通上塘,一苇何远而”则以舟行水上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向往与接近。

最后,“畴曩北山日,皂盖松间飞”回忆了过去与友人在北山相聚的美好时光。“澄潜二三子,喜迓见睫眉”描绘了友人们相聚时的喜悦与亲密。“著翁泉上亭,泉石讶久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怀念,以及对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期待。“透闸观涛澜,雪溅冰玉澌”描绘了友人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激翁技痒处,汹涌翻文辞”则以友人的才华横溢,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静生活态度的推崇,以及对友人深厚情感的表达,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墨荔支

老坡曾比江瑶柱,或谓江瑶柱不如。

拟写钗头皱红小,断魂蛮雨瘴烟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道场山两题(其一)清池

凿地潴寒碧,泠泠湛弗摇。

方奁开素镜,阔幅剪生绡。

甃古天为底,杯深雪涨潮。

俗交浓若醴,一滴也难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道场山两题(其二)一勺泉

岩隙带痕云,涓涓不受尘。

洼尊元自浅,攲器不须盈。

镜彻双明碧,花浮少许春。

汉宫分烛后,新洁试清清。

形式: 五言律诗

送顾哦松柬祁门尉(其一)

角转城头晓,风回麦脚斜。

清明都冷落,阴翳趱韶华。

饭了长亭黍,来分野寺茶。

到家三月暮,恰好送莺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