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朱槔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即九月初九)与客人相聚时所感慨。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胸襟与哲思。
首句“九日黄花笑白头”以重阳节的菊花为象征,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智慧的肯定。接下来的“分将牢落付林丘”则是诗人对于世事的看破与放下之情。
第三句“半川暝色聊偿梦”描绘了黄昏时分,天色渐暗的情景,“别岭秋声旋寄愁”则通过山岭间传来的秋风之声,抒发诗人对远离亲友的思念。
“江国经年成浪语”可能是指长期流传于民间的话语或故事,"匡庐入手是真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建造庐舍以居的愿望和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满足。
末尾两句“未能免俗须登陟,睨视元龙百尺楼”则表现出诗人虽然不能完全超脱世俗,但依然有着远大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对高楼中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