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次潘静之升书记韵

客路那知岁月长,掀眉一笑苾刍房。

且倾徐邈圣贤酒,不问陈登上下床。

云影翻空迷海峤,秋声随梦到江乡。

明朝各听船窗雨,犹忆枯棋战四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旅途中哪曾意识到时光漫长,微微一笑进入僧侣的居所。
暂且畅饮徐邈推崇的圣贤美酒,不必在意是否与陈登同桌共饮。
云影在空中翻腾,让人迷失在海边的山峦,秋意的梦中回荡着江乡的呼唤。
明天各自聆听船窗边的雨声,还会想起与四郎的枯棋对弈之战。

注释

客路:旅途。
那知:未曾察觉。
岁月长:时间长久。
掀眉一笑:微笑抬头。
苾刍房:僧房。
且倾:暂且斟满。
徐邈:古代人名,这里代指圣贤的酒。
圣贤酒:寓意高尚的美酒。
陈登:又一人名,可能指共饮之人。
上下床:同桌共饮。
云影翻空:云彩在天空翻腾。
迷海峤:令人迷失在海边的山峦。
秋声:秋天的声音。
江乡:江边的故乡。
明朝:明天。
各听:各自聆听。
船窗雨:船舱外的雨声。
犹忆:仍然记得。
枯棋战四郎:与四郎的枯棋对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槔所作,名为《三山次潘静之升记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与朋友间的情谊和饮酒畅谈的快乐。

首句“客路那知岁月长,掀眉一笑苾刍房”表明诗人在旅途中深刻体会到时间的流逝,不禁露出了微笑,进入朋友的书房,这里“苾刍房”指代书房,也暗示了友情和文化的氛围。

其次,“且倾徐邈圣贤酒,不问陈登上下床”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诗人与朋友饮酒畅谈,忘记了世俗的烦恼,甚至不问世事的起伏变化,只是沉浸在友情和智慧的交流中。

“云影翻空迷海峤,秋声随梦到江乡”则写景,通过云影、海峤和秋声,传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诗人似乎在描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远离尘世的感觉。

最后,“明朝各听船窗雨,犹忆枯棋战四郎”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清晨的船上聆听着雨声,不禁想起以前与朋友下棋的情景,这里的“四郎”可能是指某位朋友的昵称或者别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友情和智慧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食瓶

窳质谢天巧,风轮出鬼谋。

入窑奔阏伯,随舶震阳侯。

独鸟藏身稳,双虹绕腹流。

可充王会赋,漆简写成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书报国壁向年寓学于此尝见虹下饮溪中复闻子规

昔与春风来此时,携书龊龊伴儿嬉。

山晴栏楯投雌霓,身病林峦号子规。

短发萧萧吹易尽,长江滚滚去何之。

欲追旧事无言说,更作三生石上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仆自以四月十四日自延平归所寓之南轩积雨阴湿体中不佳二十五日夜梦至一处流水被道色清绝若有栏槛而无屋宇有笔砚皆浸水中予惊问何地旁有应者曰此玉澜堂也梦中欲取水中笔砚作诗诗未成而觉意绪萧爽殆不类人世鸡已一再鸣矣因赋此

蘧蘧飞梦过云乡,物色清辉眼界长。

阊阖未招金马士,蓬莱先立玉澜堂。

千寻濯足衣裘冷,六字哦诗笔砚香。

当与瑶池作同社,红巾青鸟两相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六月二十日

天涯明月见秋风,错莫谁惊碧树空。

岂意楚山招隐处,尽归蜀客广骚中。

钓鱼聊尔针方直,乞米茫然帖自工。

独卧南轩听南涧,蛮花犹作杜鹃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