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秀野韵五首(其三)

惆怅春馀几日光,从今风雨莫颠狂。

急呼我辈穿花去,未觉诗情与道妨。

萝带不须吟杜若,角弓聊复赋甘棠。

淋浪坐客休辞醉,饮罢晞身向九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次秀野韵五首》之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惆怅春馀几日光”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春光的短暂让人心生留恋。接着,“从今风雨莫颠狂”一句,诗人希望从今以后,风雨不再肆虐,寓意着希望未来的日子能够风调雨顺,生活安宁。

“急呼我辈穿花去”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他渴望与朋友们一同穿梭于花海之中,享受自然的美好。而“未觉诗情与道妨”则表明了诗人认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激发诗情,与自然之道相和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萝带不须吟杜若,角弓聊复赋甘棠”两句,诗人以“萝带”和“杜若”、“角弓”和“甘棠”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这里“萝带”和“杜若”象征着美好的情感和事物,“角弓”和“甘棠”则是诗人借用的典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淋浪坐客休辞醉,饮罢晞身向九阳”两句,诗人邀请朋友们尽情畅饮,享受生活,即使酒后湿漉漉也不必在意,重要的是在阳光下舒展身体,感受生命的活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次秀野韵五首(其四)

知君久矣厌喧卑,造物尊前唤小儿。

一釂未应峨侧弁,十分聊尔快翻卮。

治中寂寂凝尘日,令尹忧劳退食时。

正好相寻发孤笑,莫教牢落负心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秀野韵五首(其五)

当年共剪北山莱,脩竹成阴手自栽。

书卷莫教春色老,柴荆肯为俗人开。

公能顾我传新句,我欲留公拨旧醅。

怅望南园芳树底,明年应放小车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留秀野刘丈二首(其一)

好雨当春过一犁,我公远忆故园西。

孤篷稳转清滩急,十里行穿绿树齐。

路熟已欣经雾市,身轻未怕蹑云梯。

诸孙剩欲留公住,细和新诗丐指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留秀野刘丈二首(其二)

一去屏山今几春,归来三径但荒榛。

剪除便觉风烟好,徙倚还惊物色新。

楼外千林遮去路,阶前一水恋行尘。

劝君更作留连计,同社追游苦未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