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雪行

仙人剪水银河边,仙风吹散花联翩。

明星撩乱入我眼,风紧一阵随天旋。

如今谁卧剡溪雪,如今谁访山阴船。

古人气韵不可见,晓来对此空悠然。

檐前未觉眼界豁,临眺忽忆楼居仙。

若为留得数玉树,六月绕屋生清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仙人仿佛在银河边裁剪流水,轻风将花瓣吹得漫天飞舞。
明亮的星星纷乱地映入我眼帘,随着疾风旋转,仿佛与天共转。
现在又有谁能躺在剡溪的雪中,或者探访山阴的舟船?
古人的风采韵味已不可追寻,清晨凝视此景,心中只有空荡的感慨。
站在屋檐下并未感到视野开阔,但眺望远方,忽然想起楼阁中的仙人。
如果能留住这样的美景,哪怕夏日也能让屋内充满清凉和美丽。

注释

仙人:指传说中的仙人。
银河:古代对银河的称呼。
花联翩:花瓣飘落的样子。
撩乱:纷乱。
剡溪:古代浙江的河流名。
山阴:浙江绍兴的古称。
气韵:风采神韵。
空悠然:空虚而悠远的心情。
眼界豁:视野开阔。
楼居仙:住在楼上的仙人。
数玉树:形容美丽的景色。
清妍:清新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雪后初霁的景象,充满了仙风道骨之美。开篇“仙人剪水银河边,仙风吹散花联翩”两句,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其中“剪水”一词形象地表达了雪花纷飞,如同仙人在天际裁剪星辰;“花联翩”则让人想象到洁白如绘画般的雪花。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接着,“明星撩乱入我眼,风紧一阵随天旋”两句,既传达了视觉上的冲击,也暗示着一种心灵的震动。“明星撩乱”可能是雪花在夜空中与星辰交错所致,给人以深邃莫测之感;“风紧一阵随天旋”则增添了一份动态美,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风雪交加的壮丽场景。

诗歌中间的四句“如今谁卧剡溪雪,如今谁访山阴船。古人气韵不可见,晓来对此空悠然。”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沉思,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剡溪雪”、“山阴船”都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而“古人气韵不可见”则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的心境在这静谧的晨曦中显得格外清澈和悠远。

最后两句“檐前未觉眼界豁,临眺忽忆楼居仙。若为留得数玉树,六月绕屋生清妍。”则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描写。“檐前未觉眼界豁”表明了诗人在静谧中获得心灵的开阔;“临眺忽忆楼居仙”则是对往日居住高楼之乐的回忆。末句“若为留得数玉树,六月绕屋生清妍”中的“玉树”和“清妍”,都象征着一种洁净无暇、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写,以及对过往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访汤倅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己事,中有济物情。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

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

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

日月显处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

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

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

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

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

形式: 古风

访吴安抚竹洲

忆昔见公十载前,知公即日图凌烟。

而今见公十载后,岂意翻为竹洲叟。

黄金照日天门开,夜叉安得生风雷。

龙文虎脊君当取,有才不用当谁哉。

中原寝庙无消息,塞上无人能杀贼。

君王此志二十秋,四海看君闲不得。

形式: 古风

访吴安抚命赋诗竹洲中有静香亭长堤静观斋舞雩亭

凤麟敢谓皇家无,如公自合应时须。

胡为返驾竹洲隐,只与高堂素壁成画图。

一麾淮海重拜敕,老人在南子在北。

称家菽水欢有馀,每日乃得见颜色。

大儿三十心力到,租税免教官吏逼。

小儿十五天资敏,火耕水耨云未克。

竹林茅屋谩读书,我正不蒙稽古力。

请言竹洲胜,蕖筱相因依。

红蕖未妨晚色静,翠筱解过凉阴稀。

渔童樵青足驱使,夜深醉和风雨归。

梦中突兀长堤横,忽觉单骑游边城。

擒胡已决千里外,邯郸一枕空峥嵘。

闲来静观宛殊昨,却怜蒲团坐日落。

偶见始画天地心,从此鸢飞共鱼跃。

向来天地本来闲,猎夫见鹿不见山。

不然堤下寒流自太古,何人曾作沂水看。

前日从公洲上语,茯苓期我能同煮。

未容只作竹洲翁,属闻汉诏求伊吕。

形式: 古风

访杨湖州(其二)

苕溪霅溪风景好,浙西浙东皆弗如。

处处堤边种杨柳,家家门外有芙蕖。

使君远继东坡事,处士端宜耘老居。

闻道香名来一访,白须照水久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