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知州宅畔繁如雪,录事厅前落似梅。
副使官闲花亦冷,至今未有一枝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知州官宅前的杏花景象。"知州宅畔繁如雪,录事厅前落似梅"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将花开如雪与花落如梅相比照,生动地展现了花盛放后零落的情景。这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蕴含着诗人对过往繁华易逝的感慨。
"副使官闲花亦冷,至今未有一枝开"两句则转向副使公署前的花朵,虽然春日已至,但花却仍未开放,这既是对官职冷清的一种隐喻,也反映了诗人可能面临的某种困境或期待。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巧妙的语言游戏,传达了一种静寂、孤独甚至是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感慨。同时,这也是一种生活与自然融合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诗艺造诣。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封了词头绕砌行,此君相伴最多情。
西垣不宿还堪恨,辜负夜窗风雨声。
一路翠烟垂柳驿,满川红雨落花村。
云随钓艇归渔浦,潮送沙鸥入店门。
徒劳官职在天涯,一望家园一泪垂。
不是虎丘多胜概,拂衣归去已多时。
函关秋霁雁初回,六里商于晓色开。
四皓有灵应笑我,谪官方始入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