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题舒氏难老亭(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仙境和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思考。
"三十三天第一天,玉皇殿下袅轻烟。"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仙界的景象,其中“三十三天”指的是道教中的天界之首,也就是玉皇大帝所居之地,“第一天”可能暗示诗人对最高境界的向往。而“玉皇殿下袅轻烟”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氛围。
"不知劫数今何代,方是延康第二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流逝的迷茫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这里,“劫数”指的是天灾或大变动,而“延康”则是一个虚构的朝代名称,用来强调时间的漫长和世事的更迭。
"弱水无船归似箭,华胥有梦且游仙。"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归去之路的渴望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弱水”在古代神话中是一条界限,隔开人间与仙界,“无船归似箭”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迅速而直接的返回方式。紧接着,“华胥有梦且游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仙境之旅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携筇难老亭前坐,且结焚香瀹茗缘。" 最后两句则写到了诗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放慢脚步、享受当下的态度。“难老亭”是诗题中提到的地点,而“携筇”则意味着带着编织成的篮子,可能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或是修行。"且结焚香瀹茗缘" 则是一种祈愿和感恩之举,用来结缘。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凡世、追求长生不老的深切愿望,以及面对历史长河时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