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谣为何石首浃作富城即石首也

朝筑城,民争驰,暮筑城,民忘疲。

朝朝暮暮听指麾,役民之力民不知。

倏尔百雉临江湄,盗不敢问矧敢窥。

何令尹,来何迟,昔无食,今有鱼。昔敝裤,今锦裾。

富城名不虚,岌岌铁不如,千秋万岁奠我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筑城谣》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筑城的艰辛与成果,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官府领导下共同建设家园的场景。诗中通过“朝筑城,民争驰,暮筑城,民忘疲”这样的描述,展现了筑城工程的紧迫与民众的辛勤付出。尽管日夜劳作,但民众并未感到疲惫,反而在官府的指挥下,积极投入工作,体现了古代社会中民众对国家建设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朝朝暮暮听指麾,役民之力民不知”一句,既赞美了官府的高效组织能力,也暗示了民众在筑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压力与牺牲。然而,这种艰苦的努力最终换来了显著的成果:“倏尔百雉临江湄,盗不敢问矧敢窥”,筑成的城墙不仅保护了城池免受外敌侵扰,更象征着安全与稳定。

诗中还提到了筑城带来的直接经济变化:“何令尹,来何迟,昔无食,今有鱼。昔敝裤,今锦裾”,这表明筑城不仅增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还促进了当地渔业的发展,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条件,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平。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筑城功绩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官民合作精神的赞扬。

最后,“富城名不虚,岌岌铁不如,千秋万岁奠我居”一句,强调了这座城池的重要性,它不仅在物质上富足,其防御功能更是坚不可摧,为后世子孙提供了长久的安全保障。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贫困与今日的繁荣,歌颂了筑城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世代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8)

靳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归德太守张信卿诗

黄河之水天上来,孤城归德当其灾。

耄倪往往化鱼鳖,官府处处生蒿莱。

水头低者已十丈,俯视城中翻作杯。

产蛙沈灶乃常事,此民此地真危哉。

城边父老泣相语,黄河之水有时去。

争如官吏险于河,暴敛强征谁敢拒。

鬻男质女尚催科,平地黄河可奈何。

黄河不治民不死,若治黄河死更多。

传语州民莫怨煎,新来太守才且贤。

豺狼敛迹河伯遁,行见击壤歌尧年。

形式: 古风

宿河西务

两宿河西务,离心日几回。

望凝天阙近,门讶使车来。

寒气著人薄,晴光向客开。

明朝须早发,疋马上金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赠王君秉哲出宰耒阳时子大化解元方游南监

双凫忽飞去,天际羡王乔。

客坐青毡旧,贤关玉树遥。

湘流环古县,山色入层霄。

伫见鸣琴日,弦歌乐事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寿王翁守愚

故族推严父,名乡得大宾。

桑麻三世业,花鸟一江春。

老健何烦杖,安居不问津。

神仙元有种,子晋是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