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黄金叶细,碧玉枝纤。初暖日、当乍晴天。

向武昌溪畔,于彭泽门前。陶潜影,张绪态,两相牵。

数株堤面,几树桥边。嫩垂条、絮荡轻绵。

系长江舴艋,拂深院秋千。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烟。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翻译

金黄的叶子纤细如丝,碧绿的枝条轻盈如玉。在初春阳光乍现的晴朗天气中。
它们生长在武昌溪边,彭泽门旁。仿佛陶渊明的身影,又像张绪的风姿,相互映衬。
堤岸上几株,桥头也有几棵。嫩绿的柳条低垂,柳絮随风飘荡,轻柔如绵。
它们系着江上的小舟,轻拂过深深的庭院秋千。在寒食节时分,伴着细雨和薄雾。

注释

黄金叶:形容叶子金黄色,非常鲜艳。
碧玉枝:比喻枝条翠绿如碧玉,清雅美丽。
乍晴天:指刚刚放晴的天气。
陶潜影:借陶渊明隐逸的形象。
张绪态:张绪,南朝人,以风度翩翩著称,此处形容枝条的姿态。
嫩垂条:形容柳条新鲜柔软,向下垂挂。
寒食下:寒食节,古代习俗禁火,此处指节气。
半和雨:形容雨点与烟雾交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了初春时节的温暖与自然之美。

"黄金叶细,碧玉枝纤" 一句,以贵重的黄金和珍贵的碧玉来形容新发生的树叶和枝条,展现出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情景。"初暖日、当乍晴天" 则描绘了春日里的温暖阳光和偶尔出现的晴朗天气。

"向武昌溪畔,于彭泽门前" 指出了诗人所处的地点,是在武昌溪边和彭泽门附近。这里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指示,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提供了空间背景。

"陶潜影,张绪态,两相牵" 一句,则是对古代隐逸之士陶渊明和张继的赞美,他们在诗中的形象如同被诗人所牵挂,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接下来的 "数株堤面,几树桥边。嫩垂条、絮荡轻绵" 描写了堤岸和桥边生长的树木,以及它们柔软细腻的枝条,这些景物都在春天这个季节里显得特别鲜明。

"系长江舴艋,拂深院秋千" 的 "系" 字用得极妙,既指系泊船只,也暗含了诗人情感上的系恋。"拂深院秋千" 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孤独的意境。

最后的 "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烟" 描述了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似乎是在说春日里的某个瞬间,食物尚未完全解冻,而空气中又夹杂着雨水和轻烟,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般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感受和对于古代隐逸生活方式的向往。在这平和而又不失细腻的情境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生命中的美好瞬间。

收录诗词(77)

杜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不详。(一作名寿,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 字:寿域
  •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两同心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

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江山秋色,遣客心悲。

蜀道嵰崄行迟。瞻京都迢递。听巴峡、数声猿啼。

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巫山一段云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

千朵一时开。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

有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徘徊。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

更漏子(其三)

镂金环,连玉珥。颗颗蚌蛤相缀。偎粉面,映莲腮。

露浓花正开。冷光凝,员影重。几度偷期摇动。

山枕上,恐人知。摘嫌纤手迟。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二)

脸如花,花不笑。双脸胜花能笑。肌似玉,玉非温。

肌温胜玉温。既相逢,情不重。何似当初休共。

情既重,却分飞。争如不见伊。

形式: 词牌: 更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