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其七)

胡鹰一何劲,北风一何高。

朔方士马地,斗酒命同袍。

穷冬蹙四野,大猎出临洮。

荡石响深谷,烈火走平皋。

边声中夜起,杀气常萧萧。

积阴生战场,白日惨不消。

草枯牛羊瘦,雪盛狐鼠骄。

引领望交河,层冰正迢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疆的壮阔景象与紧张氛围,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军事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边防战士的英勇与坚韧。

首句“胡鹰一何劲,北风一何高”以鹰喻人,鹰的矫健与北风的凛冽并置,营造出一种豪迈而又肃杀的气氛。接着,“朔方士马地,斗酒命同袍”则直接点明了边疆战士的生活状态,他们以酒为伴,共同面对艰苦的环境与挑战,体现了战友间的深厚情谊。

“穷冬蹙四野,大猎出临洮”描述了冬季边疆的广袤与寒冷,以及大规模狩猎的场景,既展示了自然界的严酷,也暗示了边防战士的日常训练与备战。接下来的“荡石响深谷,烈火走平皋”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斗场面的激烈与壮观,石头被震得回响山谷,火焰在广阔的平地上蔓延,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边声中夜起,杀气常萧萧”进一步渲染了夜晚边疆的寂静与紧张,边声(即边境的声响)在夜色中响起,杀气弥漫,营造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氛围。而“积阴生战场,白日惨不消”则将战场的阴冷与惨淡描绘得淋漓尽致,即使在白天,战场上的阴郁与悲凉也无法散去。

最后,“草枯牛羊瘦,雪盛狐鼠骄”通过自然界的变迁,侧面反映了边疆生活的艰难与残酷,草木凋零,牛羊瘦弱,狐狸与老鼠却因食物丰富而显得更加猖獗,这种对比更凸显了边防战士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引领望交河,层冰正迢迢”以战士的目光投向远方的交河,只见层层冰封,表达了对远方战事的关切与担忧,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坚韧,以及他们面对自然与战争的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无畏精神。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咏古(其一)

帝作大唐歌,八伯奏卿云。

钟石兴麓野,人声一以论。

日月发光华,烂然星具陈。

沈璧十二渚,岱宗乃于禋。

是时辟四门,穆穆咸所宾。

形式: 古风

咏古(其二)

绥绥涂山狐,九尾不自多。

我往求平定,念子无室家。

明发兴岳庭,乃身参洪波。

宗疏事则裒,祝融扬英华。

玉牒沐日月,素书出江河。

形式: 古风

咏古(其三)

江水一何沛,薄大趣归处。

朝周过故墟,宫室生禾黍。

伤彼西山士,采薇自相茹。

千载睹逸诗,斯人乃高举。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咏古(其四)

白云出山陵,乃在天一方。

东土既已洽,徂西聊倘佯。

虎豹自为群,乌鹊列成行。

惟帝立嘉命,诸夏发其祥。

愿言顾见女,中心以翱翔。

刊石树弇兹,千载遥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