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咏古(其三)》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人物命运的深思。
首句“江水一何沛”,以磅礴的江水起兴,引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接着“薄大趣归处”一句,暗示历史终将归于平静,暗含对历史循环往复的哲理理解。
“朝周过故墟,宫室生禾黍。”描述了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已长满野草,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更迭。
“伤彼西山士,采薇自相茹。”引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同情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
“千载睹逸诗,斯人乃高举。”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回顾历史上的逸诗,赞美那些能够超越世俗、追求高尚情操的人,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背景,通过对比古今,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生价值以及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文学大家的独特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