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书屋为沈武功作

枫叶霜前丹,桂叶霜后青。

西风扫残暑,金粟浮香馨。

嗟哉隐侯孙,茅茨搆林坰。

身踰始仕年,有志穷遗经。

日夕诵读间,吾伊声可听。

自言吾何人,而敢求安宁。

古贤虽在贫,映雪仍囊萤。

方今圣明时,夔龙登大廷。

长策拟陈献,高步凌苍冥。

愿为卿相月,勿作处士星。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林中的书屋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枫叶霜前丹,桂叶霜后青”以枫叶与桂叶的色彩变化,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接着“西风扫残暑,金粟浮香馨”则通过西风驱散暑气,金粟飘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嗟哉隐侯孙,茅茨搆林坰”两句,诗人以隐侯孙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简陋的茅屋之中,却心怀远大的志向,不为外物所动。接下来“身踰始仕年,有志穷遗经”表明他虽然已过初入仕途的年龄,但仍然坚持研读古代经典,追求学问的精深。

“日夕诵读间,吾伊声可听”描绘了诗人每日沉浸在书海中的场景,即使是在夜晚,也能听到他诵读的声音。这不仅展现了其勤奋好学的精神,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尊重。

“自言吾何人,而敢求安宁”一句,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不过是普通人,却敢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自我认知的坦诚,让人感受到其人格的高尚与纯粹。

“古贤虽在贫,映雪仍囊萤”引用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即使身处贫困,也依然坚持学习的决心。最后,“方今圣明时,夔龙登大廷。长策拟陈献,高步凌苍冥”表达了诗人身处盛世,希望能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抱负。

“愿为卿相月,勿作处士星”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仅仅作为隐士,默默无闻。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学问的热爱,也有对社会贡献的渴望,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与追求。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拙逸诗为萧孟正题

萧君□气生,瑞凤祥麟姿。

联翩兄弟中,卿尝称白眉。

少日游远方,囊橐携重赀。

北行抵燕蓟,狐裘霜雪披。

慷慨吊陈迹,远近靡失遗。

挟匕怀荆轲,击筑伤渐离。

南征溯闽广,沧海渺无涯。

长鲸骈巨鳌,掉尾还扬鬐。

虽云传见闻,复恐撄□危。

自兹返故乡,侍奉□亲□。

尝慕无极翁,拙赋中有辞。

涵泳得其味,取号不外斯。

惟人生世间,巧拙恒相随。

巧者心最通,拙者事颇迟。

所以巧拙内,劳劳逸成□。

多君抱才能,理义无不知。

何乃掩其光,辞尊而处卑。

往者未得询,今者窃自窥。

愚鲁出大贤,□讷称仲尼。

乞巧柳宗元,送穷韩退之。

寓意匪嬉戏,著述归毛锥。

躁进或颠蹶,处钝堪养颐。

兹旨倘如是,服膺慎勿疑。

书之当座右,孰云匪箴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陈至恭病中

圣贤著经史,所重在五伦。

五伦不废弛,斯可能为人。

羡君笃于孝,日夕惟奉亲。

父子主天理,爱生于一仁。

仁者必有寿,载之在鲁论。

夫何遘微疾,倏焉经几春。

食饮谨制度,药饵明君臣。

避喧乐峭峭,慎言戒谆谆。

至要喜怒间,以兹养心身。

我尝屡相过,虽数不厌频。

求我赋声诗,咏吟娱其神。

天道信好回,久屈而后伸。

何况有德者,稀世犹凤麟。

兹当履康健,野服逍遥巾。

寿域次第登,讴歌尧舜民。

馨香拟兰蕙,坚久期松椿。

吾言可采取,当勉书诸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梦云卷

白云如白衣,入我思亲梦。

长洲之锡峰,不待天风送。

悠扬向高堂,恍惚椿萱傍。

斯须变五色,又若斑斓裳。

惟云固无心,东西去难定。

谁知无心中,油然出天性。

天性能已复,孝思从是生。

阅此梦云卷,不愧前贤名。

形式: 古风

至感堂

人心上方寸,万事属所司。

乃于百年间,至感谁能思。

多君紫阳后,有堂扁其辞。

扁之匪空言,晨夕惟孜孜。

天地存覆载,大哉允无私。

雨露有深恩,寒暑不异时。

圣君握水土,生物随所宜。

种植苟得理,礼稔诚可期。

父母生劬劳,罔极恩在斯。

罔极恩未报,徒悲蓼莪诗。

况复有难弟,历官际雍熙。

龙章下里门,光彩相参差。

至感总由此,永怀应自知。

知感乃为德,污简声名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