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曹明府游白沙相祠地二首(其一)

银花浮动锦函开,郢曲新传白雪裁。

自是登高能作赋,不因乘兴共衔杯。

湘漓地尽双流合,楚越疆分一水来。

欲向江门问真派,愿携烟艇泛波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曹明府一同游览白沙相祠地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银花浮动锦函开”,以“银花”象征月光或灯光的闪烁,与“锦函”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华美而静谧的氛围。这句诗仿佛在说,月光洒落,如同银色的花朵在夜空中轻轻摇曳,而打开的锦函则暗示着知识的开启,或是历史的篇章被缓缓展开。

“郢曲新传白雪裁”,郢曲指的是古代楚国的音乐,这里用“新传”和“白雪裁”来形容音乐的清新脱俗,如同冬日的雪花般纯净,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极高评价。

“自是登高能作赋,不因乘兴共衔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创作灵感与情感的自然流露。意思是说,真正的才华和灵感无需借助酒兴或其他外在因素,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激情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湘漓地尽双流合,楚越疆分一水来”,这两句描绘了地理景象,湘漓两河汇合,楚越两地的边界由一条河流划分。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了历史文化的交融与变迁。

“欲向江门问真派,愿携烟艇泛波回”,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和了解历史文化的愿望,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他希望乘坐轻舟,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寻找答案,既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好奇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18)

陈吾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曹明府游白沙相祠地二首(其二)

水白山青四望开,地留名胜昔人裁。

当歌共入春阳里,把酒还传碧玉杯。

云去隔溪霜叶坠,台空明月夜乌来。

千秋祀典公筹度,更从篮舆陟巘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壬午九日偕青霞老人庞少举游罗浮

罗浮秋色隐晴空,拄杖能追负局翁。

雏凤羽毛连碧汉,老龙鳞甲偃苍松。

邀来缑岭吹笙月,寒入参军落帽风。

黄菊紫萸聊共醉,更从何处觅仙踪。

形式: 七言律诗

五羊别叶男兆

客里逢君属岁残,谁能华发共弹冠。

白鸥海上呼群急,黄鹄天边并翼难。

雪夜他年南浦梦,河梁今夕北风寒。

柳条遏臈那堪折,独有梅花可赠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椿庭遗翰卷为陆宪副赋

柱史传家邺下才,阳春一曲自何来。

忽惊手泽星霜改,长拟心神箧笥开。

紫气峥嵘看斗极,银光浮动走风雷。

士衡故有思亲赋,不寄南云亦自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