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白日无停,青山有暮。功名两字将人误。

褊怀先著酒浇开,放心又被书收住。

一味闲情,十分幽趣。梦哦芳草池塘句。

东风吹彻满城花,无人曾见春来处。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翻译

白天不停歇,青山也有黄昏时。功名二字让人迷失。
狭隘的心胸先用酒来舒展,放纵的心情又被书籍收敛。
一心享受闲适,十分追求深沉趣味。梦中吟咏着芳草池塘的诗句。
东风吹过,满城花开,却无人知晓春天从何而来。

注释

白日:白天。
无停:不停歇。
青山:青山。
暮:黄昏。
功名:功名利禄。
两字:两个字。
将:使。
人:人。
误:迷失。
褊怀:狭隘的心胸。
先:首先。
著:施展。
酒:酒。
浇开:舒展。
放心:放纵的心情。
书:书籍。
收住:收敛。
一味:一心。
闲情:闲适的心情。
十分:非常。
幽趣:深沉的趣味。
梦:梦中。
哦:吟咏。
芳草:芳草。
池塘:池塘。
句:诗句。
东风:春风。
吹彻:吹遍。
满城花:满城盛开的花朵。
无人:没有人。
曾:曾经。
见:看见。
春来处:春天来临的地方。

鉴赏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踏莎行》描绘了一幅日暮山色与人生感慨的画面。"白日无停,青山有暮",以自然景物起笔,暗示时光流转,白日不停歇,青山在黄昏中显得更加静谧。接下来的"功名两字将人误",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认为它可能让人迷失方向。

"褊怀先著酒浇开,放心又被书收住",诗人借酒暂时排解内心的狭隘,但读书又使他重新陷入思考,无法完全放松。"一味闲情,十分幽趣",转向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深处幽深趣味的追求。

"梦哦芳草池塘句",诗人沉浸在梦境中,吟咏着如画般的诗句,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宁静。最后两句"东风吹彻满城花,无人曾见春来处",以春风轻拂花开的景象作结,寓意春天的到来并非人人都能察觉,暗含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意境。

收录诗词(138)

刘秉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字:仲晦
  • 号:藏春散人
  •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 生卒年:1216-1274年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

碧水东流,白云西去。旌旗卷尽西山雨。

淡烟寒露黄昏,伤怀又是别来处。

双眼增明,青山如故。故人怪我来何暮。

征鼙声震五更风,梦魂惊散无踪绪。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鹧鸪天

水满青溪月满楼。客怀须赖酒消愁。

风回玉宇三更夜,露滴金茎八月秋。

情脉脉,思悠悠。星河织女隔牵牛。

乘槎欲把仙乡问,也似浮生有白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柳映清溪漾玉流。火榴开罢芰荷秋。

一声鱼笛烟波上,宜著蓑翁泛小舟。

红蓼岸,白蘋洲。闲鸥闲鹭更优游。

斜阳影里山偏好,独倚兰阑懒下楼。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垂柳风边拂万丝。春光照眼惜花枝。

凤城好景谁来赏,忙杀悠悠世上儿。

歌近耳,酒盈卮。十分劝饮欲推辞。

人生休听渔家曲,一日风波十二时。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