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碧含笑

晚妆才罢,见栊丝匀玉,一团娇秀。

趁得年光,长是向、金谷无花时候。

不比莺莺,不关燕燕,不似章台柳。

清凉无汗,雪肌潇洒难偶。

好是斜月黄昏,瑶阶钿砌,百媚初含酒。

恼杀多情香喷喷,双靥盈盈回首。

倾国倾城,千金莫惜,兰蕙应难友。

沈郎拚了,为花一味销瘦。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刚刚卸完晚妆,只见窗户上挂着均匀如玉的帘子,映照出一副娇美清秀的景象。
趁着这春光正好,常常是在金谷园没有花开的时候。
她不同于莺莺的娇俏,也不像燕燕的灵动,更不像章台路边的柳树。
她的肌肤清凉如雪,气质高洁,难以寻得匹配之人。
最美的时刻是黄昏时分,月色斜照在玉石台阶和雕饰华丽的栏杆上,她带着微微醉意,百般妩媚。
这惹人怜爱的模样,让多情的人心生欢喜,她回眸一笑,双颊红润。
她的美丽足以倾国倾城,纵使千金也舍不得错过,恐怕连兰花、蕙草都难以与她相提并论。
沈郎(古代诗人)甘愿为了她,一心只为花儿消瘦。

注释

晚妆:夜晚的妆容。
栊丝:窗户上的帘子。
玉:形容帘子的洁白如玉。
金谷:金谷园,古代名胜之地。
莺莺:女子名字,此处代指娇俏女子。
燕燕:女子名字,此处代指灵动女子。
章台柳:代指美女,出自《章台柳》诗篇。
瑶阶:玉石装饰的台阶。
钿砌:镶嵌有金银的台阶或栏杆。
香喷喷:形容女子香气四溢。
双靥:面颊。
倾国倾城:形容女子极美的容貌。
兰蕙:兰花和蕙草,象征高雅。
沈郎:沈约,南朝诗人,此处泛指多情男子。
销瘦:形容因思念或爱慕而消瘦。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碧含笑》是赵长卿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傍晚精心装扮后的动人景象。"晚妆才罢",暗示了女子的细心打扮,"栊丝匀玉,一团娇秀",形象地描绘出她如玉般的肌肤和精致的妆容,显得娇媚动人。

接着,词人将她的美丽与金谷园的无花时日相联系,强调她的独特魅力。"不比莺莺,不关燕燕,不似章台柳",通过比较,突出她的超凡脱俗,不同于寻常莺燕和章台之柳。"清凉无汗,雪肌潇洒难偶",进一步赞美她的清雅气质,难以匹配。

进入夜晚,"斜月黄昏"的氛围下,她的美更显醉人,"瑶阶钿砌,百媚初含酒",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带着微微醉意,风情万种。"恼杀多情香喷喷,双靥盈盈回首",描绘了她回眸一笑,足以令人心动。

最后,词人感叹她的绝世容颜,"倾国倾城",即使千金也难以换取,连兰花蕙草都难以与她媲美。"沈郎拚了,为花一味销瘦",以沈约自比,表达对这位女子的深深迷恋,愿意为她消瘦憔悴。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女子晚妆后的细腻描绘和环境烘托,展现了她的绝色之美和作者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333)

赵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号:仙源居士
  • 籍贯:江西南丰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二)秋日牡丹

花王有意,念三秋寂寞,凄凉天气。

木落烟深山雾冷,不比寻常风味。

勒驾闲来,柳蒲憔悴,无限惊心事。

仙容香艳,俨然春盛标致。

雅态出格天姿,风流酝藉,羞杀岩前桂。

寄语芙蓉临水际,莫骋芳颜妖丽。

一朵凭栏,千花退避,恼得骚人醉。

等闲风雨,更休僝僽容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一)梅影

银蟾光满,弄馀辉、冷浸江梅无力。

缓引柔条浮素蕊,横在闲窗虚壁。

染纸挥毫,粉涂墨晕,不似今端的。

天然造化,别是一般,清瘦踪迹。

今夜翠葆堂深,梦回风定,因月才相识。

先自离愁,那更被、晓角残更催逼。

曙色将分,轻阴移尽,过眼难寻觅。

江南图上,画工应为描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武陵春

落了丹枫残了菊,秋色苦无多。

谁唤西风泣汨罗,吹恨入星河。

碧枝头金粟闹,曾乖翠云窝。重揉檀英忆两娥。

无奈冷香何。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押[歌]韵

武陵春.上马宰

又是新逢三五夜,瑞气霭氤氲。万点灯和月色新。

桃李倍添春。花县主人情思好,行乐逐良辰。

满引千钟酒又醇。歌韵动梁尘。

形式: 词牌: 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