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其三)

庭下缧囚何忿争,刀笔少年初醉醒。

黄金满把未回眼,笑杀迂儒欲措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庭院中的囚犯为何愤怒争吵,
手持刀笔的年轻人刚刚酒醒。

注释

庭下:庭院之中。
缧囚:被囚禁的人。
忿争:愤怒争吵。
刀笔少年:指处理文书的年轻官员。
初醉醒:刚刚从醉酒中醒来。
黄金:比喻财富或权力。
满把:很多,充足。
未回眼:没有看一眼。
迂儒:迂腐的读书人。
措刑:定罪施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觏的作品,名为《有感》。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

“庭下缧囚何忿争”,这里“庭下缧囚”指的是被束缚的人,这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诗人通过这样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公正和压迫的愤慨之情。

接下来,“刀笔少年初醉醒”,这句中的“刀笔”指的是文字与智慧,而“少年初醉醒”则透露出一位年轻有为的人在经历了一番精神上的觉醒,可能是对现实的认知或是对于人生的某种领悟。

第三句,“黄金满把未回眼”,这里的“黄金满把”象征着权力、财富和荣耀,而“未回眼”则表明诗人并没有被这些物质欲望所迷惑,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最后一句,“笑杀迂儒欲措刑”,这句话中的“迂儒”可能是指那些只知死守礼教、缺乏创新精神的人。诗人用“笑杀”来表达对这些人的讥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过时观念的轻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思考,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以及诗人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有感(其二)

白刃劫君君勿言,人生祸难俱由天。

君家岁计能多少,未了官军一饭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有感(其一)

官家的的要宽征,古时什一今更轻。

州县酷嫌民渐富,几多率敛是无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酬陈屯田途中所寄

封豕长蛇战岭南,何人肉食不怀惭。

只今唯有高眠好,风弄松声水溅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次韵答陈殿丞南塘观鱼见寄

鳞鬣摧残几许年,水平风静得潜渊。

喜无美味登君俎,且学骊龙尽日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