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鬓花臂丝盘艾虎,佳人竞云作重午。
菖蒲细缕来泛卮,快意酒行何用数。
忽忆当年楚三闾,他愁我乐意何如。
不识好恶类如此,世间俗物争奈渠。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与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首句“鬓花臂丝盘艾虎”,生动展现了端午节女性装饰的特色,以艾虎作为装饰,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接着“佳人竞云作重午”,描述了众多佳人在这一天欢聚一堂,庆祝端午的情景。
“菖蒲细缕来泛卮”一句,通过菖蒲的细缕与酒杯的结合,不仅体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暗示了人们在节日中享受美酒的愉悦。而“快意酒行何用数”则表达了饮酒畅谈的快乐,无需过多计算,尽情享受此刻的美好。
随后,“忽忆当年楚三闾”将思绪拉回历史,提到了屈原(楚三闾)这一重要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怀念。接下来的“他愁我乐意何如”则是诗人对屈原忧国忧民之情与自己心境的对比思考,显示出对屈原深沉情感的共鸣。
最后,“不识好恶类如此,世间俗物争奈渠”表达了对世俗之人的不解与无奈,认为他们无法理解像屈原这样高尚情感的重要性,只能追求表面的物质享受。整首诗通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与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以及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去年沙坑作重午,城下今年著船鼓。
过溪沿涧逢交游,挈榼留杯失宾主。
宣和曾带御书符,荆楚谁言长命缕。
老因唐律为沉吟,山隐轻雷催晚雨。
欲雪既雪复未雪,短衣数挽从百结。
横溪过涧起轻冰,举首长歌时叫绝。
莽莽岁寒残腊月,梅花前村后村发。
桥头独钓任渔翁,千山万径不可灭。
钱塘祷雨上天竺,大士往来烧宝香。
支郡神祠亦照答,自鸣山出气苍茫。
风投襟袖带衣宽,短发重搔为整冠。
待得成霖三日后,出门沿涧看清湍。
风雨如晦鸡既鸣,茅茨疏湿迷山楹。
披衣不知所如往,炉存宿煴犹荧荧。
水流花谢青春深,前村解桥隔孤城。
庾郎鲑菜当用情,瓶粟更付折脚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