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宰乌程县

尝闻太丘长,德不负公卿。

墟墓今千载,昆云亦一城。

本怀深闭蓄,馀论略施行。

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陈师道这个人物的赞誉。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高度评价陈师道不仅德行高尚,而且能够承担重任,未尝辜负公卿之托。

“尝闻太丘长,德不负公卿。”表明王安石早有听闻,陈师道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的品行并没有辜负了别人对他的期望和信任。这里的“太丘”是指代古时贤者,而“公卿”则指的是官职或尊贵者的意思。

“墟墓今千载,昆云亦一城。”诗人提到陈师道虽然已经去世,坟墓已有千年历史,但他的后裔子孙却仍然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中。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家族延续的主题。

“本怀深闭蓄,馀论略施行。”王安石赞扬陈师道心怀宽广,对外界的议论持保留态度,只是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这里体现出陈师道处事不急不躁,能够审时度势。

“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最后两句诗强调了陈师道施行的政策充满仁爱,这样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得以流传于家族中,成为家族美好的名声。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颂扬了陈师道个人的德行,也肯定了他的治理才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陈师道个人品德的赞赏,更是对其政治智慧和家族传统的肯定。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陈君式大夫恭轩

恭轩静对北堂深,新斸檀栾一亩阴。

膝下往来前日事,眼中封植去年心。

每怀樽斝沾馀沥,独喜弦歌有嗣音。

肯搆会须门阀大,世资何用满籯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清自托于医无贵贱请之辄往卒也以诗二首伤之(其一)

萧瑟野衣巾,能忘至老贫。

避嚣依市井,蒙垢出埃尘。

接物工齐物,劳身耻为身。

伤心宿昔地,不复见斯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其言近庄其为人旷达而廉清自托于医无贵贱请之辄往卒也以诗二首伤之(其二)

叔度医家子,君平卜肆翁。

萧条昨日事,彷佛古人风。

旧宅雨生菌,新阡寒转蓬。

存亡谁一问,嗟我亦穷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到家

五年羁旅倦风埃,旧里依然似梦回。

猿鸟不须怀怅望,溪山应亦笑归来。

身闲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有材。

秋晚吾庐更萧洒,沙边烟树绿洄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