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风流子》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花前饮酒、歌声婉转的雅致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音乐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首句“花前新酒绿”点明了地点与时节,绿酒映衬着盛开的花朵,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谁相劝、赖有莫愁声”,以“莫愁”为喻,表达了在欢聚时刻,音乐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使得宴会更加温馨和谐。
“正刻羽引商,移宫流徵,当筵一曲,宛转分明。”这一句通过音乐术语“刻羽引商,移宫流徵”描绘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以及音乐旋律的流转变化,展现出音乐之美。同时,“当筵一曲,宛转分明”强调了音乐在宴会上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悦耳动听,更能够触动人心,传递情感。
“歌喉逞、萧萧林朩落,黯黯碧云凝。”这里将歌声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萧萧林木落”和“黯黯碧云凝”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歌声的感染力。
“衣着缕金,扇低宝月,韩娥未去,梁上尘惊。”这一段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精致,以及韩娥(古代著名的歌唱家)的歌声之妙,连梁上的灰尘都被其歌声所吸引,生动地表现了音乐的魅力。
“回风才唱罢,看栏畔浑似,秋后凄清。”在音乐结束之际,诗人通过“回风”和“栏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
最后,“谁念丽娟魂断,不比秦青。想花朝月夕,等闲度过,阳阿白雪,无限关情。引得周郎一顾,唤作春莺。”这一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以及对音乐艺术的赞美。诗人想象着在花朝月夕的美景中,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如同周瑜欣赏佳人般,被音乐之美深深吸引。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景色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艺术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