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花前新酒绿,谁相劝、赖有莫愁声。

正刻羽引商,移宫流徵,当筵一曲,宛转分明。

歌喉逞、萧萧林朩落,黯黯碧云凝。

衣着缕金,扇低宝月,韩娥未去,梁上尘惊。

回风才唱罢,看栏畔浑似,秋后凄清。

谁念丽娟魂断,不比秦青。

想花朝月夕,等闲度过,阳阿白雪,无限关情。

引得周郎一顾,唤作春莺。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鉴赏

此诗《风流子》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花前饮酒、歌声婉转的雅致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音乐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首句“花前新酒绿”点明了地点与时节,绿酒映衬着盛开的花朵,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谁相劝、赖有莫愁声”,以“莫愁”为喻,表达了在欢聚时刻,音乐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使得宴会更加温馨和谐。

“正刻羽引商,移宫流徵,当筵一曲,宛转分明。”这一句通过音乐术语“刻羽引商,移宫流徵”描绘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以及音乐旋律的流转变化,展现出音乐之美。同时,“当筵一曲,宛转分明”强调了音乐在宴会上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悦耳动听,更能够触动人心,传递情感。

“歌喉逞、萧萧林朩落,黯黯碧云凝。”这里将歌声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萧萧林木落”和“黯黯碧云凝”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歌声的感染力。

“衣着缕金,扇低宝月,韩娥未去,梁上尘惊。”这一段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精致,以及韩娥(古代著名的歌唱家)的歌声之妙,连梁上的灰尘都被其歌声所吸引,生动地表现了音乐的魅力。

“回风才唱罢,看栏畔浑似,秋后凄清。”在音乐结束之际,诗人通过“回风”和“栏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

最后,“谁念丽娟魂断,不比秦青。想花朝月夕,等闲度过,阳阿白雪,无限关情。引得周郎一顾,唤作春莺。”这一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以及对音乐艺术的赞美。诗人想象着在花朝月夕的美景中,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如同周瑜欣赏佳人般,被音乐之美深深吸引。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景色及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艺术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72)

陆求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

长袖舞山香。花带春风上砑光。

体又轻盈腰又软,颠狂。恼乱苏州刺史肠。

天地久低昂。叶叶春衫起凤凰。

转面回身轻似燕,飘飏。掌上高擎也不妨。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阳]韵

献衷心

记鸳鸯比翼,江上同来。春色好,傍妆台。

正蛮腰素口,老眼频开。前宵里,红可倚,绿堪偎。

欢未足,愿偏乖。玉人断送入黄埃。

忆断肠环佩,独立徘徊。帘箔下,鹦鹉唤,便生哀。

形式: 词牌: 献衷心

凤凰台上忆吹箫

歌扇飘残,舞衣零乱,平康减却风流。

但莲香蜂蝶,旋绕朱楼。

一段镜湖春色,归地下、长恨悠悠。

空追念、眉羞萱草,裙妒红榴。休休。

彩云易散,料只在、巫山十二峰头。

奈朝朝暮暮,月暗花愁。

莫漫铸金为婿,问平日、谁更绸缪。

泉台去,强如车马,冷落三秋。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押[尤]韵

霜天晓角

烟花露竹。小小云峰矗。

好买谢公双屐,来往南塘曲。花茵红几簇。

新荑相映绿。拼得玉山倾倒,便稳卧、罗浮麓。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