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已作清时鸟倦飞,杜鹃更劝阿谁归。
似嫌住处犹城郭,不解携家隐翠微。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焘的作品,名为《题龙鹄山房》。从这几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归隐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求。
“已作清时鸟倦飞”,这里借助晚霞下的鸟儿在寻找栖息之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宿的渴望。“杜鹃更劝阿谁归”,则是通过杜鹃(一种鸟)催促别人的形式,暗示着对归隐生活的一种呼唤。这里的“阿谁”是一个泛指,用以增加语言的韵味和含蓄。
接下来的“似嫌住处犹城郭,不解携家隐翠微”,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俗世生活的不满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觉得目前的居所还带有城市的喧嚣,未能达到心中的理想状态。这里的“犹城郭”强调了目前环境的嘈杂,而“翠微”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自然的景象,是诗人向往的归隐之地。
整体而言,这几句话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深切愿望和对自然美好的追求。同时,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路转层冈十里馀,武陵传者亦难如。
昔年炼药仙人室,今日餐霞道士居。
洞外蟠花开锦绣,岩前石溜漱琼琚。
猗欤灵气为时雨,可惜图经阙不书。
画省容台记并游,相思相望几登楼。
路长久叹音尘绝,事变还惊岁月流。
合侍钧天终雅奏,却穿巴峡看横舟。
欲酬嘉惠须新语,老觉枯肠不奈搜。
雨意忽如此,客愁将奈何。
出门谁可诣,掩卷独高歌。
尘世兔三穴,古人蓬一窠。
区区奚足道,默默幸无它。
久客厌尘土,幽居怀翠微。
只馀清夜梦,长作故山归。
菊已开三径,松应长十围。
晨钟忽惊觉,犹有露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