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云丛翠亭

群山驾肩东南倾,平湖照眼正中明。

上人置亭倚绝巘,宝云拂树当前楹。

春阳未彻地先暖,秋景欲下风已清。

衰才不足道佳景,聊书丛翠为其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沈辽以细腻的笔触,将宝云丛翠亭所处的自然景观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先,群山连绵,仿佛与天边相接,东南方向的山脉尤为突出,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接着,一汪清澈的平湖映入眼帘,湖面如镜,明亮而平静,与周围的山峦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亭子矗立在绝壁之上,与周围的山峰相依,显得格外醒目。宝云缭绕,如同仙境一般,拂过树梢,为亭子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春日的阳光尚未完全普照大地,但空气已经变得温暖宜人;秋天的气息还未完全降临,但微风已带来了清爽的感觉。

诗人虽自谦才疏学浅,不足以描述这美妙的景色,但却以“丛翠”为题,巧妙地点出了亭子周围茂密的绿意,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宝云丛翠亭所在环境的精准描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宝云丛翠亭及其周边环境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远行

少年事远游,迢迢指岐路。

遥天值秋晏,烟光澹如素。

寥落淮南山,影入扬子渡。

出入三十年,久嗟韦带误。

老来感节物,此意谁与喻。

独知拥毳坐,无复晨征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登览

我意欲穷眺,山林蔽四域。

尔来已彫落,万里情何极。

古人多悲秋,我念不如默。

终朝对青山,烟岚有馀色。

欲上百尺楼,羸躯恐颠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杂感

咄咄待秋至,秋至安足惊。

年华去如扫,正如宠与荣。

区区白驹隙,君子慎所行。

不如陶渊明,超然自归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村舍

西山草庐下,古木蔽中园。

九月罢亚收,流水满郊原。

茅茨何所乐,姑无人世喧。

多谢朝市人,吾方效孤鶱。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