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

百战辛勤归帝乡,南班班里最南行。

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

千古耻非书玉帛,一心犹自向河湟。

年年宿卫天颜近,曾把功勋奏建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历经百战辛劳返回故乡,他在朝班中位于最南行列。
他的弓箭在秋天仿佛猿臂般无力,剑上的寒霜似乎在诉说着他的沧桑。
千年的耻辱并未被记载在史册上,他心中仍怀向河湟收复失地的愿望。
每年守卫在皇帝身边,他曾将功绩上奏于建章宫。

注释

帝乡:指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
南班:古代朝廷官吏的排列顺序,此处可能指地位靠后的行列。
猿臂:形容人的手臂瘦长,像猿猴一样。
虬髯:形容胡须弯曲如龙,这里代指剑。
玉帛:古代用于盟誓或进贡的丝织品,此处指历史记录。
河湟:古代地区名,位于今青海、甘肃一带,曾被外族占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将军归乡的景象,充满了对过去战功和荣耀的回忆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感受。从“百战辛勤归帝乡”开篇,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战争生涯的反思与疲惫,以及对于回到故土的深情。

“南班班里最南行”表明老将军走在队伍中,位置偏南,可能隐喻他年事已高,在战场上的地位也日渐后退。紧接着,“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展示了老将军体力的衰退和武器上的露水霜,象征着岁月对英雄身躯的侵蚀。

“千古耻非书玉帛,一心犹自向河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录中自己未被肯定成就的遗憾,以及他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回到战场,或者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年年宿卫天颜近,曾把功勋奏建章”,则讲述了老将军年复一年守卫在皇帝身边的经历,以及他曾向皇上报告过自己战功的事情。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荣耀的怀念以及对权力中心的亲近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出一个老将军英雄暮年的复杂情感。他既有对往日战绩的自豪,也有对年华流逝、力量衰退的无奈。同时,他对于历史评价的不满和对荣耀的渴望也在诗中有所体现。这是一首充满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佳作,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人的悲壮与尊严。

收录诗词(154)

罗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不详
  • 籍贯:余杭
  • 生卒年:825—?

相关古诗词

自蜀入关

文战连输未息机,束书携剑定前非。

近来从听事难得,休去且无山可归。

匹马出门还怅望,孤云何处是因依?

斜阳驿路西风紧,遥指人烟宿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自遣

四十年来诗酒徒,一生缘兴滞江湖。

不愁世上无人识,唯怕村中没酒沽。

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焚鱼酌醴醉尧代,吟向席门聊自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别夜

秋入江天河汉清,迢迢钟漏出孤城。

金波千里别来夜,玉箸两行流到明。

若在人间须有恨,除非禅伴始无情。

人间谁有□□□,聚散自然惆怅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吴门再逢方干处士

天上高名世上身,垂纶何不驾蒲轮。

一朝卿相俱前席,千古篇章冠后人。

稽岭不归空挂梦,吴宫相值欲沾巾。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独成周只渭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