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草(其一)

草木多情似有之,叶憎人触避人嗤。

也知指佞曾无补,试问含羞却为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羞草(其一)》描绘了草木中羞草的独特情感。首句“草木多情似有之”以拟人手法,赋予羞草以情感,暗示它仿佛知晓人间情愫。接下来的“叶憎人触避人嗤”进一步描绘羞草的特性,当叶子被人触碰时,它会因害羞而避开,这种行为引来了人们的嘲笑。

诗人通过“也知指佞曾无补”一句,将羞草的敏感与世事联系起来,暗示它虽然知道指出别人的过失可能无济于事,但仍保持着自我保护和敏感的本能。最后一句“试问含羞却为谁?”以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羞草含羞究竟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是在表达对世间某种现象的无声抗议。

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羞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观察和感慨,以及对公正直言虽难却不可或缺的呼唤。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羞草(其二)

寸筳孤立势亭亭,直似棕榈有覆青。

留得世间真面目,羞人岂独胜娉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叶上花树(其一)

文绣成章叶覆枝,凡才多干实支离。

喧蜂咽鸟无常态,浪蕊浮花不待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叶上花树(其二)

海东草木无零落,怪底知寒与众殊。

突兀含姿向风雨,阶前百尺青珊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波罗蜜

波罗门下树亭亭,香蜜成房子更馨。

解是西来真善果,十分供俸佛头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