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听松山人雨蕉书屋图

江南六月时方旱,田中甲坼乾以□。

赤日当空无寸云,四野农夫坐愁叹。

听松山人意奇特,腕底大有回天力。

泼墨写作《雨蕉图》,满纸淋漓云墨色。

山童携图到茅舍,座客争看尽惊讶。

入手如闻风雨声,开缄似见波涛泻。

吾闻古人画月但画云,渲染巧妙妙入神。

今君画雨不著纸,雨声却在芭蕉里。

何须怀素手植千万株,却疑?川急雨直如矢。

卷图烈日忽遮藏,天半萋萋野云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画家李天根对听松山人所绘《雨蕉图》的赞赏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面的生动与意境的深远。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江南六月干旱的景象,田地龟裂,烈日高悬而无云,农夫们愁眉不展。这种自然环境的描绘为后文听松山人的作品提供了背景,预示着即将有一场意想不到的“雨”。

接着,诗人赞扬听松山人拥有非凡的艺术才能,能够以泼墨之法创作出一幅充满云墨色彩的《雨蕉图》。这幅画不仅满载着淋漓的云墨之色,还蕴含着回天之力,仿佛能将雨水带入画中。

山童将此图带到茅舍,座客们争先观看,无不惊讶于其艺术魅力。画中的雨声仿佛能穿透纸张,让观者仿佛亲耳听见风雨交加的声音,甚至能看到波涛汹涌的景象。诗人提到古人画月常以云来衬托,而听松山人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并未直接在纸上描绘雨滴,而是让雨声在芭蕉叶上得以体现,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最后,诗人感慨于听松山人画作的精妙,认为无需像怀素那样种植千株芭蕉,就能感受到急雨直下的气势。当画卷被展开,烈日突然遮蔽,仿佛天际间升起了一片野云,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整首诗通过对《雨蕉图》的细致描绘和高度评价,展现了听松山人作为艺术家的独特才华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作品深刻理解和欣赏的能力。

收录诗词(1)

李天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春

九十韶光转眼空,怪他青帝去匆匆。

都将思妇劳人意,付与啼红怨绿中。

有恨催归惟杜宇,无情相送是东风。

仙山若果春长在,早觅丹砂访葛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庭梅迟开诗以志慨

开遍南枝又北枝,小庭蓓蕾未逢时。

严寒剥后冰心固,翠羽飞回芳信迟。

岂为十年高不字,剧怜终岁苦相思。

主人事事居人后,因使幽花亦缓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冬夜读书

读书有味聊忘老,此意谁云只放翁。

今古英雄当末路,消磨岁月短檠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晓行

晓鸡才唱趣登车,拂被霜寒似月华。

还喜梦魂清不减,卧游山阁咏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