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的《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内心感受与环境氛围。
首句“未得还家意不忙”,诗人并未急于归家,显示出对考试的重视与投入。接着“日斜人散傍修廊”,描述了考试结束后,日光渐暗,人群散去,诗人独自站在修长的走廊旁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白头已向新吟懒,青眼相逢旧话长”两句,通过“白头”与“青眼”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新知识的渴望与对旧友相聚的喜悦。白头象征着年华老去,新吟则代表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追求;青眼则寓意着对老朋友的深情厚谊,旧话长则是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与珍惜。
“高阁无声沉昼漏,侧门有路想天章”描绘了考试场所的肃穆与宁静,高阁中的时间仿佛凝固,只有滴答的钟声在空气中回荡。侧门虽有出路,但诗人却在想象着天章(古代指皇帝的诏书或文告),暗示了对权力与荣耀的向往。
最后,“闻公自谓忘怀者,今日情怀岂易忘”表达了诗人对考官自称为忘怀之人,但实际上内心情感难以忘怀的感慨。这句话既是对考官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考试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权力与荣耀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