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携舟至平水溪口由望仙桥入宝严寺夜宿澄公房(其一)

扁舟出东郭,沿缘耶溪间。

水尽白云起,遂入云门山。

红树叠青嶂,明妆耀螺鬟。

远近含层霞,深浅分寒烟。

峰陡势欲落,飞翠忽复连。

曲涧荫幽筱,鱼鸟媚我前。

时逢采樵侣,踏叶相往还。

山回寺门出,夕阳终古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小舟从东郭出发,沿着耶溪前行,最终进入云门山的景象。沿途山水秀美,红树与青嶂相映,山色如螺鬟般明丽。远处近处的山峦被层叠的彩霞和轻烟笼罩,显得深远而富有变化。山势陡峭,翠色飞动,曲涧深处竹林幽静,鱼鸟相伴。诗人偶遇樵夫,相互间友好往来。傍晚时分,寺门在山回路转中显现,夕阳余晖洒落,整个画面宁静而古老。整体上,此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初冬时节的山水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初冬携舟至平水溪口由望仙桥入宝严寺夜宿澄公房(其二)

云门外六院,兹地据丹麓。

入门仍见山,古藓一庭绿。

松阴飐双幡,经坛散炉馥。

龛石栖寒花,厨烟出深竹。

颇忆湛然师,尘锡参道俗。

先贤习元悟,往往寄高躅。

禅房留定云,蒲褐此间宿。

茶火伴夜深,山志静可读。

天风摇殿铃,时闻暗泉续。

形式: 古风

京邸冬夜读书

昨日中旨下,率钱修离宫。

读诏私太息,此举宜从容。

圣人秉纯孝,不暇权始终。

长乐楼百尺,积庆花千重。

取足天下养,承欢良无穷。

四海幸平台,物力犹未充。

岛夷怙群丑,鼾睡长安中。

诚宜法文景,励治威诸戎。

安可舍禁钥,危照甘泉烽。

台疏閒一上,未得回宸衷。

贤傅造辟言,主德本至聪。

岂不念民瘼,何难罢新丰。

事关国根本,连章期诸公。

冗官未食禄,涕泪徒沾胸。

伏阙讵可效,草奏谁为通。

负此读书力,仅争章句功。

漆室夜深讥,四顾无予同。

形式: 古风

夜梦归故园作

夜来何所梦,梦归故山庐。

山阴西郭外,聚族横河居。

宅后十顷地,旁临官渎湖。

竹圃各自辟,袤延半里余。

家家有高楼,朱翠相萦纡。

吾宅割半亩,面城开里闾。

后有楼五间,青苔黯金铺。

时节偶一登,凭阑俯佃渔。

湖光收不尽,平野连茭蒲。

乱帆过如叶,鼓枻时相呼。

鸬鹚排艇列,惊飞趁鸥凫。

柴罧忽中断,间以红芙蕖。

此境常在目,久旅徒长吁。

一旦落吾手,指点真画图。

青山列眉际,天光在衣裾。

左右挹明镜,琉璃纳窗虚。

七日傥不醒,何必游华胥。

形式: 古风

读明史卢象升传

有明季年党祸亟,朝廷甚于河北贼。

国有贤者孙与卢,权奸所忌陷之敌。

忠定勤劳擅边事,忠烈桓桓众尤恃。

书生三十临元戎,文武七州得专制。

雷公白骑一蹶僵,掎隅逸贼贼复张。

骁将横刀跃马返,头颅一颗高迎祥。

彼哉亨九亦持钺,公伟常为义真屈。

指踪狝薙清中原,边吹神兵蹋墙入。

十烽连报阴山破,急移韦虎当关卧。

宣云屹屹长城孤,东南群盗酌酒贺。

黄麾下瞰甘泉宫,墨绖仓皇对殿中。

九重不怿要人怨,尽收貔虎归军容。

五千见卒奋弮出,大评决战贾庄驿。

铁骠四蹙烟尘昏,槊折尸僵满袍血。

缞麻衬甲靴藏刀,舐面风前恸故僚。

一死君亲名义尽,两河人鬼哭声高。

百计诬降结中竖,部曲伤残责对簿。

戴就烧鋘狱不移,马严连索君犹怒。

枢臣亦是功名流,争功乃与公为仇。

上方赐剑不汝齿,明年送汝襄王头。

呜呼高阳继死漳州虏,城社凄凉散狐鼠。

谁遣中流自坏船,至今泪湿思陵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