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携舟至平水溪口由望仙桥入宝严寺夜宿澄公房(其二)

云门外六院,兹地据丹麓。

入门仍见山,古藓一庭绿。

松阴飐双幡,经坛散炉馥。

龛石栖寒花,厨烟出深竹。

颇忆湛然师,尘锡参道俗。

先贤习元悟,往往寄高躅。

禅房留定云,蒲褐此间宿。

茶火伴夜深,山志静可读。

天风摇殿铃,时闻暗泉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冬时节游览宝严寺的所见所感。首句“云门外六院”点明了地点,寺庙位于云雾缭绕之外,规模宏大。接下来的“兹地据丹麓”则强调了寺庙地理位置的独特,坐落在红色山麓之间。

诗人步入寺门,满眼皆是翠绿的古苔藓,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氛围。“入门仍见山”进一步突显了山寺的自然风貌。松树下的幡影轻轻摇曳,经坛上香烟袅袅,显示出修行者的虔诚与禅意。“龛石栖寒花,厨烟出深竹”细致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花儿在石龛中静静开放,炊烟从竹林深处升起,富有禅意和生活气息。

诗人回忆起过去的高僧湛然师,他的生活简朴而深得禅理,这种精神在寺庙中得以延续。澄公房成为诗人夜晚的居所,他伴着茶火,静静地阅读,享受着山中的寂静与安宁。夜晚,天风吹动殿铃,暗泉声断续传来,更增添了寺庙的静谧与神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宝严寺的环境和氛围,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感悟,展现了清寂的禅宗世界和对先贤智慧的敬仰。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京邸冬夜读书

昨日中旨下,率钱修离宫。

读诏私太息,此举宜从容。

圣人秉纯孝,不暇权始终。

长乐楼百尺,积庆花千重。

取足天下养,承欢良无穷。

四海幸平台,物力犹未充。

岛夷怙群丑,鼾睡长安中。

诚宜法文景,励治威诸戎。

安可舍禁钥,危照甘泉烽。

台疏閒一上,未得回宸衷。

贤傅造辟言,主德本至聪。

岂不念民瘼,何难罢新丰。

事关国根本,连章期诸公。

冗官未食禄,涕泪徒沾胸。

伏阙讵可效,草奏谁为通。

负此读书力,仅争章句功。

漆室夜深讥,四顾无予同。

形式: 古风

夜梦归故园作

夜来何所梦,梦归故山庐。

山阴西郭外,聚族横河居。

宅后十顷地,旁临官渎湖。

竹圃各自辟,袤延半里余。

家家有高楼,朱翠相萦纡。

吾宅割半亩,面城开里闾。

后有楼五间,青苔黯金铺。

时节偶一登,凭阑俯佃渔。

湖光收不尽,平野连茭蒲。

乱帆过如叶,鼓枻时相呼。

鸬鹚排艇列,惊飞趁鸥凫。

柴罧忽中断,间以红芙蕖。

此境常在目,久旅徒长吁。

一旦落吾手,指点真画图。

青山列眉际,天光在衣裾。

左右挹明镜,琉璃纳窗虚。

七日傥不醒,何必游华胥。

形式: 古风

读明史卢象升传

有明季年党祸亟,朝廷甚于河北贼。

国有贤者孙与卢,权奸所忌陷之敌。

忠定勤劳擅边事,忠烈桓桓众尤恃。

书生三十临元戎,文武七州得专制。

雷公白骑一蹶僵,掎隅逸贼贼复张。

骁将横刀跃马返,头颅一颗高迎祥。

彼哉亨九亦持钺,公伟常为义真屈。

指踪狝薙清中原,边吹神兵蹋墙入。

十烽连报阴山破,急移韦虎当关卧。

宣云屹屹长城孤,东南群盗酌酒贺。

黄麾下瞰甘泉宫,墨绖仓皇对殿中。

九重不怿要人怨,尽收貔虎归军容。

五千见卒奋弮出,大评决战贾庄驿。

铁骠四蹙烟尘昏,槊折尸僵满袍血。

缞麻衬甲靴藏刀,舐面风前恸故僚。

一死君亲名义尽,两河人鬼哭声高。

百计诬降结中竖,部曲伤残责对簿。

戴就烧鋘狱不移,马严连索君犹怒。

枢臣亦是功名流,争功乃与公为仇。

上方赐剑不汝齿,明年送汝襄王头。

呜呼高阳继死漳州虏,城社凄凉散狐鼠。

谁遣中流自坏船,至今泪湿思陵土。

形式: 古风

寓山四负堂谒祁忠惠公像

呜呼忠惠天人姿,门第高华文采奇。

二十登科作司李,蛮陬猾吏无能欺。

报最俄膺谏垣擢,惠文脑后尤岳岳。

鸳湖选郎手障天,一疏披云折其角。

三吴地大多彊家,白昼击鼓惊吏衙。

绣衣少年美如玉,骢马一出人无哗。

中台入长十三道,逆党汗流观谏草。

仓皇请急归倚庐,四负名堂待终老。

南都草创吴民骄,公还持斧锄其豪。

三弊上言仅报可,擢公开府苏台高。

扬州镇帅本名贼,花门大纵南塘出。

骎骎略地窥丹杨,公檄要盟克以日。

大江鼓浪高崔嵬,传呼单舸中丞来。

通侯跽接健儿拜,辕门酾酒欢如雷。

奄儿翻案水火急,副相出都国人泣。

弹章并列三贤名,师弟相随返乡邑。

同文狱起城社倾,兴朝帝子安车迎。

殉国义同高刘死,观时耻逐姜商生。

一泓清绝寓园水,角巾屹然水中止。

讲学同源幸得人,柳桥携手王元趾。

画江犹子更从戎,巢覆狐儿缧绁同。

故宅幸留施舍后,藏书散尽乱离中。

承平回首闲居福,月榭风亭看不足。

夫妇清闺品画诗,弟兄别墅从丝竹。

梦醒人世已沧桑,终古山川对影堂。

青袍尚志孤臣痛,黄帛长攽御府香。

园名记在谁能续,平泉花石邻家鬻。

客过还凭础认亭,僧贫只缚篱为屋。

野菊寒泉荐一尊,魏庄耕稼几人存。

当筵莫奏湘累曲,我亦公家七叶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