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学者王国维所作的《读史二十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人以西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描绘张骞和陈汤两位历史人物的远略,与甘英相比,暗示了他们开拓边疆的功绩。"西域纵横尽百城"形象地展示了丝绸之路的广阔与繁盛,而"张陈远略逊甘英"则暗指甘英作为汉使曾抵达大秦(罗马帝国),他们的功绩虽不及甘英的壮举,但同样值得称赞。
"千秋壮观君知否"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事件深远影响的赞叹,以及对后人未能充分理解或认识到这些壮举的遗憾。最后,"黑海东头望大秦"以想象的手法,描绘出古代使者从黑海东岸遥望西方的情景,强化了对丝绸之路开通历史的浪漫想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寓史于诗,既赞扬了古代探险家的勇气与开拓精神,又寓含了对历史深度解读的思考。